太平圣惠方 - 第 448 页/共 791 页
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令黄)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续断(一两) 侧柏叶(一两) 浓朴((一两锉微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卷第六十
治疳诸方
夫疳 者。由人有嗜甘味多。而动胃间诸虫。致令浸蚀脏腑。此是 也。凡食五味之物。皆胃。
状手喜睡。
腰脊挛急也。五是黑疳。蚀人五脏。多下黑血。数日即死。凡五疳。白者轻。
又次之。疳 又次之。黑者最重。皆从肠里上蚀咽喉。齿龈并生疮。下至谷道血。呕逆。手足心热。腰痛嗜睡。秋冬可。春夏剧。又云。面青。颊赤。眼无燥。腹胀有块。日渐瘦损者。是疳蚀人五脏。至死不觉。又云疳缓者。则变成治疳 。上唇内生疮如粟。口中懊涩。腹痛。面色枯白。好睡体重。虫蚀五脏。苦参汤苦参(一两) 桃白皮(三分) 槐白皮(三分)上件药。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食前分温三服。
治疳 虫蚀。下唇里生疮。睡面 时肿。下部痒痛不止方。
鸡子(一枚破取黄) 好漆(一合)上件药。相和令匀。空腹仰头顿服令尽。当吐虫出即愈。
治疳 时久。下部生疮。麝香丸方。
麝香(半两细研) 干姜(一两炮裂锉) 蠹虫粪(一两) 葵茎(半两) 白矾(二两烧令汁尽) 虾蟆(一枚涂酥炙令黄焦)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艾汤下二十丸。
治疳 。肠头挺出。宜服此方。
黄连(一两去须) 蚺蛇胆(一枚) 芜荑〔一(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随时以温水下。
又方。
桃叶(二两干者) 腐犬骨(二两烧灰)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丁香(半两) 麝香(半两细研) 黄连(一两去须)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黄矾(一两烧赤) 干姜(一两炮裂锉) 葛勒蔓(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熔黄蜡和丸。如枣核大。以薄绵裹纳下部中。日三易效。
又方。
干虾蟆(一枚烧灰) 兔粪(半两微炒)上件药。细研为散。用绵裹莲子大。纳下部中。日三易效。
卷第六十
治湿诸方
夫湿 病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蚀成 也。多因下痢不止。或时病之舌肛象气病则变呕哕。虫蚀腑脏伤败。痢出瘀血。如此者死。其因脾胃虚微。土气衰弱。为水湿所蚀。
虫动成 。故名湿 也。又云天行之湿。初得不觉。行坐不废。恒少气力。或微痢。或不痢。病成则变呕吐。即是虫内蚀于脏。又云有急结湿。先因腹痛。下痢。脓血相兼。出成病也。翻大小便不通。头项皆痛。小腹急满。起坐安然。亦有内蚀五脏。凡如此者。虽初证未发于外。而心腹亦常烦懊。至于临困。唇口及肛门方复生疮。即死也。
治虫蚀肛门赤烂。下血疼痛。名曰湿 。宜用此兔头散方。
兔头(一分烧灰) 狐骨(一分烧灰) 甜葶苈(一分炒令香) 蛇头(一枚微炙) 虾蟆(一分烧灰) 百草霜(一分) 蜣螂(一枚微炙) 青黛(一分细研) 晚蚕蛾(一分微炒) 青矾(一分) 黄矾〔三(一(五寸烧灰)苦参(半分锉) 黄柏(半(半分) 川芒硝(一分) 铁衣(一分) 朱末(心(半分) 蜗(蝎)虫粪(半分) 床中桄(枕)木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用一钱。以绵裹纳下部中。日再用良。
治疳湿 。下赤黑血。肛门虫蚀赤烂。日夜疼痛。熏黄散方。
熏黄(一分) 朱砂(一分细研) 食盐(一分) 青黛(一分细研) 丁香(一分) 白矾(一分烧灰) 铁衣(一分)姜(炮裂锉) 甜葶苈 菖蒲上各一钱) 髑髅骨〔一分炙煮(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一钱。以绵裹纳下部中。日再易。有疮敷上。
治疳湿 。洗熨下部。丁香散方。
丁香末(一分) 麝香(一钱研) 犀角屑(三分) 甘草(三分末)上件药同研。以盐三合。椒三合。豉二合。水三升。都煎至一升。去滓。令稍热。用绵蘸洗熨下部。冷即再暖用之。
治疳湿 。蚀口齿及下部方。
飞廉〔二(三)两〕上烧为灰。细研。每用一钱。敷病处。痛甚忍之。若不痛则非疳也。
又方。
苦参(锉) 青葙子 甘草(各二两生用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暖生地黄汁调下一钱。
治疳湿 。杀虫青葙子散方。
青葙子 雄黄(细研) 硫黄(细研) 芜荑 雷丸(以上各半两) 苦参(三分锉) 野狼牙(三分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绵裹一钱。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又方。
青黛(一两细研) 丁香(半两) 黄连(一两去须)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泔淀和丸。如枣核大。以绵裹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治下部疳 疮。经年不瘥。宜用此方。
丁香(半两) 青黛(半两细研) 木香(半两) 黄连(半两去须) 锻石(半两) 麝香(一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半钱敷疮上。日三两易之。
又方。
白矾(半两) 桂心(半两) 徐长卿(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半钱。日二三上敷疮。
又方。
蜈蚣烧灰。以腊月猪脂和涂之。大效。
又方。
兰香曝干捣末。敷疮上神效。
卷第六十
治脱肛诸方
夫脱肛者。为肛门出也。多因久痢。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大肠之候。大肠虚而伤于寒。痢而用气呕。其气下冲。则脱出。因谓之脱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