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342 页/共 791 页
人有好食米。转久弥嗜之。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得米水便止。米不消化。遂生症结。
治米症。其人恒欲食生米。常吐酸水。若食米则胸中清水止。宜服此方。
鸡粪(半分) 白米(半合)上件药。合炒。取米焦为度。捣细罗为散。用水一中盏调。顿服取尽。少时即吐。吐出病如治米症久不疗。羸瘦。宜服此方。
葱白(一握切) 乌梅(十五枚捶去核)上件药。以水一大盏。浸一宿。去滓。温暖分为二服。当吐出米末为度。未吐即再服。
卷第四十八
治发症诸方
曾有人因食饮内误有头发。随食而入成症。胸喉间如有虫。下上去来者是也。
治发症。由人有因食而入。久即胸间如有虫下上去来。唯欲得饮油方。
油(一斤香净者)上煎之。大钞锣内贮。安病患头边。以口鼻临油上。及传之鼻面。并令有油香气。当叫唤索须
卷第四十八
治蛟龙病方
蛟龙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龙子生在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随食入腹。变为蛟龙。其病之治蛟龙 三月八月。近海及水边。因食生芹菜。为蛟龙子生在芹菜上。食入腹。
变成龙子。须慎之。其病发似癫。面色青黄。小腹胀。状如怀妊。宜服寒食饧方。
寒食饧(三升)上每服五合。一日三服。吐出蛟龙两头。开皇六年。又灞桥有人吐出蛟龙大验。
卷第四十九
治气诸方
夫 气者。由阴阳不调。脏腑虚弱。邪冷之气。结聚所生也。其状腹内连脐左右。各有一条治 气急痛。腹胀胃虚。不下食。槟榔散方。
槟榔(半两)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当归(半两锉微炒) 赤芍药(半两) 陈橘皮(三分桂心(半两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治 气。胃中寒。不思食。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分去壳) 芜荑(二两) 高良姜(一两锉) 桂心〔半(一)两〕 木香(一两) 白术朴(四上件药。捣筛为散。用生姜一斤。细切相拌。更捣作团。以面裹灰火中煨令通熟。去面候干治 气。胁肋胀痛。腹内气结。不能下食。四肢少力。野狼毒丸方。
野狼毒(一两微煨)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槟榔(一两) 木香(一两) 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五丸。
治 气。发即两胁弦急。心肋胀痛。不能饮食。槟榔丸方。
槟榔(三分)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桔梗(半两去芦头)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去芦头)川乌头(三分炮裂去皮脐)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当归(三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三十丸治 气。急痛。不思饮食。肌体瘦弱。桂心丸方。
桂心(三分)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柴胡(一两去苗) 赤芍药(三分) 槟榔(三分)木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治 气急痛。不能饮食。桃仁散方。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川乌头(一两炮裂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 气。两胁痛不可忍。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干姜(半两炮裂锉)巴豆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同研令匀。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煎生姜醋汤治 气。发歇冲心疼痛。不识人方。
胡椒 附子(炮裂去皮脐) 蓬莪术(以上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醋汤调下半钱。
又方。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芫花(一两醋浸一宿炒令干) 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吴茱上件药。捣罗为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橘皮汤下十丸。
又方。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吴茱萸(二两)上二味相和。以慢火熬。桃仁色稍黄。即取出。用合器盛之。密盖定。待冷。择去茱萸。
留
卷第四十九
治癖气诸方
夫五脏调和。则营卫气理。营卫气理。则津液通流。虽复多饮水浆。不能为病。若摄养乖方而治胁肋下有癖急硬。气满不能饮食。胸背疼闷。半夏散方。
半夏〔二(一)两汤洗七遍去滑〕 桔梗(三分去芦头) 前胡(一两去芦头) 吴茱萸(半两汤裙)枳壳(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治癖气。两胁下硬如石。按之痛。心腹痞满。不能下食。心闷咳逆。积年不瘥。
鳖甲丸方。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牛膝(半两去苗) 芎 (半两)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当裂去皮脐)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纸裹压去油) 防葵(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巴豆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治癖气。两胁下硬。按之痛。心闷咳逆。不下饮食。四肢羸瘦。积年不瘥。防葵丸方。
防葵(三分) 芎 (半两) 赤茯苓(三分)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桃仁(三分汤浸微炒)当芦头) 京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癖气。胁下硬痛。心烦不能食。紫葛丸方。
紫葛(一两锉) 赤芍药(三分) 桔梗(三分去芦头) 紫菀(一两去苗土) 木香(三分)诃黎牛子(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煎木通汤下二十丸治癖气。在两胁结聚不散。硼砂丸方。
硼砂(半两细研) 干姜(半两炮裂锉) 川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 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去子)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 五灵脂(一两) 巴豆(半两去皮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硼砂巴豆。同研令匀。用醋熬为膏。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
及治癖气胀痛。吴茱萸丸方。
吴茱萸(半两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研令匀。以软饭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不计时候。煎生姜橘皮汤治癖气结硬不消。皂荚丸方。
猪牙皂荚(四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硼砂(半两用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用硼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三治腹满癖硬如石。积年不损方。
上取白杨东南枝。去苍皮。细锉三斤。熬令黄。绢袋盛。用酒一斗浸。密封三五宿。每于食
卷第四十九
治癖诸方
夫 癖者。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 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曰癖不治 癖。气连心肋相引痛。坚急。大黄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