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266 页/共 791 页
葵菜。滑而且壅。亦不可食。
酥。其物润腹。而能行石气。
冬瓜龙葵。此二物甚压石。宜多食之。
卷第三十九
解俚人药毒诸方
夫有大毒之药。不可人口鼻耳目。即杀人者。一曰钩吻。生朱崖。二曰鸩。又名 。状如黑海中黄。
振寒药之能洗焦始食取饮若赤其着人时。脉浮大而洪。病发时恶寒头微痛。干呕背迫急。口噤不觉嚼舌。大小便秘涩。面色眼眶唇口指甲皆青是也。又别一种当孤草毒者。其病发时。口噤而干。舌不得言。咽喉如锥刀刺。胸中甚热。 胛满闷。不至百日。身体唇口手足背青而死。又着乌头毒者。其病发时。咽喉强而眼睛疼。鼻中闻臭。手脚沉重。常呕吐。腹中热闷。唇口青。颜色乍青乍赤。
经百日乃死。凡人若色黑。骨大肉肥者。皆胃浓则胜毒。若瘦者则胃薄不胜毒也。
治国中俚人毒药未得饮药旦令定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生锉)上以四大盏。煎取二盏。去滓。分为三服。服讫。然后用调理。
又方。
黄藤(十两锉岭南皆有之)上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服讫。药毒内消。若恒服此藤。中毒自然不发云。
恒服又方。
都淋藤(十两锉岭南皆有土人皆识之)上以水五大盏。酒二大盏。都煮取三盏。分为六服。相次服讫。药并逐小便出。十日慎毒食又方。
干蓝实(四两) 白花藤(四两锉出隽州者上不得妄取野葛食之)上以水二大盏。酒一大盏。煮取一盏。去滓。空腹分温二服。即瘥。单用干蓝捣末。水煮频又方。
都淋藤(五两锉)上以酒五大盏。同入罂中。蜜封。以糠火烧四边。令三五沸。待冷出之。温服。常令有酒气治若不获已。食俚人食者方。
用生甘草一寸。烂嚼吞之。食者着毒药。即便吐也。是中药毒。依前疗之即瘥。常囊盛甘草
卷第三十九
解诸药毒诸方
凡药毒及中一切毒。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杀人。但毒有大小。可随所犯而救解之。
若毒颜色但从酒能容杂药救之。
解诸毒药伤人方。
云南根(半两) 商陆(五两切晒干炒令黄) 肉桂(一两去皱皮) 甘草(一两生用)猪牙皂荚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温温服之。以吐泻为度。令吐在盆解毒药方。
金星地鳝(末二钱) 婆娑石(半钱) 牛蒡根(一两切碎焙干) 灶下黄土(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热酒调下一钱服之。
解中毒。似觉胸中烦闷。状如锥刀刺痛不可忍。宜速吐之方。
生犀角屑(一分) 生玳瑁(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新汲水调下一钱。频服之。以吐为度。
治吐却恶毒物后。觉胸心安稳。即服此承气汤方。
茯神(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人参(一两去芦头) 青竹茹(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解一切药毒。不问草石。始觉恶。即宜服此方。
麦门冬〔一(二)两去心〕 葱白(切一合) 豉(一合)上件药。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为三服。如人行三二里。再服。
解一切药毒方。
甘草(一两) 荠 (一两)上件药。都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更入蜜半合。煎一两沸。分为二服。放冷服解中一切药毒。烦躁不止方。
甘草(一两生锉) 蜜(一合) 梁米粉(二合)上件药。以水三大盏。煮甘草取汁二盏。去滓。歇火。热纳。米粉汤中。搅令稠。次纳蜜。
解诸毒药。鸡肠散方。
鸡肠草(三分) 蓝子(半两微炒) 赤芍药(半两) 甘草(半两锉) 当归(半两微炒) 荠(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一钱。多饮水为佳。若蜂蛇众毒虫所螫。以针刺螫水其解药毒中方。
荠 (半两) 蓝叶并花(半两)上件药。都解细罗为散。以冷水调下二钱服之。
解毒丸方。
金星 石 银星 石 太阴玄精 云母粉 不灰木(以牛粪火烧令通赤以上各二两)上件药。将四味用炭火烧令通赤。与不灰木同入盆。下盖出火毒。一宿后。细研如粉。
入龙破服解药毒不论年月深浅。无不瘥方。
婆娑石(半两) 猪血(半两) 雄黄(一分) 麝香(一分) 乳香〔一合(分)〕上药。都研为末。用软饭并猪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水研下二丸。又含一丸。
解诸药毒预合方。
水银(一两以枣肉研令星尽) 腻粉(一两半) 不灰木(一两捣罗为末) 鸡子〔一(三)枚〕上件药。以腊日拌和。入瓷罐内。掘地坑埋。至端午日取出。用软饭和。丸如豇豆大。
每服又方。
上以黑豆煮令熟。多饮其汁。无黑豆。豉亦可用。
又方。
上用蓝叶。蓝子亦通解诸毒。恒预蓄之。凡煮诸药汁解毒者。皆不可热饮之。使诸毒更甚解药毒方。
上用白矾一两。捣为末。以新汲水调灌之。口鼻耳中皆出黑血。勿怪。
又方。
上以春燕毛二枚。烧灰细研。水调服之。
治药毒。救解欲死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