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319 页/共 398 页
卷第三十三
上日游在内产妇宜在外别于月空处安帐产吉
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在外东北维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在外东方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在外东南维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在外南方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在外西南维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在外西方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在外西北维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在外北方上日游在外宜在内产吉凡日游所在内外方不可向之产凶
卷第三十三
体玄子为产妇借地法一首
东借十步 西借十步 南借十步 北借十步 上借十步 下借十步辟方之中总借四十余步此中产妇安居无所妨碍无所畏忌诸神拥护百鬼速去急急如律令上借法及所投月即写一本贴着产妇所居正中北壁上更不须避日游及支及诸神等此频用有验故录耳
卷第三十三
日历法二首
甲子日(在内面向东北西南二角吉) 乙丑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东南三角吉) 丙寅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二角吉) 丁卯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二角吉) 戊辰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二角吉) 己巳日(在内面向西北东北二角吉) 庚午日(在内面向西北东北二角吉) 辛未日(在内面向西北东南东北三角吉) 壬申日(在内面向东南东北二角吉) 癸酉日(在内面向西北东北东南三角吉) 甲戌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南二角吉) 乙亥日(在内面向东北西南二角吉) 丙子日(在内面向西南东北二角吉) 丁丑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东南三角吉) 戊寅日(在外面向西北西南二角吉) 己卯日(在外面向东南西南西北三角吉) 庚辰日(在内面向东北西北二角吉) 辛巳日(在内面向西北西南东北三角吉) 壬午日(在内面向西南东北二角吉) 癸未日(在内面向东南东北二角吉) 甲申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北二角吉) 乙酉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北东北三角吉) 丙戌日(在内面向东北西南二角吉) 丁亥日(在内面向东北西南东南三角吉) 戊子日(在内面向西南东北二角吉) 己丑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南西北三角吉)
庚寅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北二角吉) 辛卯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北二角吉) 壬辰日(在内面向西南东北二角吉) 癸巳日(在外面向西南东北西北三角吉) 甲午日(在外面向西南西北二角吉) 乙未日(在外面向东南西北东北三角吉) 丙申日(在外面向西北东北二角吉) 丁酉日(在外面向西北东南东北三角吉) 戊戌日(在外面向东北西南二角吉) 己亥日(在外面向东北东南西南三角吉) 庚子日(在外面向东南东北二角吉) 辛丑日(在外面向东南西北西南三角吉) 壬寅日(在外面向东南西南二角吉) 癸卯日(在外面向东南西南西北三角吉) 甲辰日(在外面向西南西北二角吉) 乙巳日(在外面向西北西南东北三角吉) 丙午日(在外面向西南东北西北三角吉) 丁未日(在外面向西北东南东北三角吉) 戊申日(在外面向西北东北二角吉) 己酉日(在外面向东南西北东北三角吉) 庚戌日(在外面向东北东南二角吉) 辛亥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南二角吉) 壬子日(在内面向东南东北西南三角吉) 癸丑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南二角吉) 甲寅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北二角吉) 乙卯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南西北三角吉) 丙辰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东北三角吉) 丁巳日(在内面向西南西北东北三角吉)
戊午日(在外面向西南西北东北三角吉) 己未日(在外面向西北东南东北三角吉) 庚申日(在内面向西北东南东北三角吉) 辛酉日(在内面向西北东南东北三角吉) 壬戌日(在内面向东南西北二角吉) 癸亥日(在内面向西南东北二角吉)
凡日历十二辰并有神杀禁忌不可向产日别须简看凡甲乙日(生子勿着白衣宜着黑衣吉卧无西首勿庚辛日起)丙丁日(生子勿着黑衣宜着青衣卧无北首勿壬癸日起) 戊己日(生子勿着青衣宜着赤衣卧无东首勿甲乙日起) 庚辛日(生子勿着赤衣宜着黄衣卧无南首勿丙丁日起) 壬癸日(生子勿着黄衣宜着白衣卧无四角首勿戊己日
卷第三十三
安置产妇法二首
凡欲产时,先以朱砂点产妇项后宛宛中,又点鼻孔间柱两旁宛宛中牛穿据处,即向产处咒之曰,此地空闲安居产妇某姓,就此吉处,诸神拥护,百鬼速去,莫相触忤,三咒之讫,即烧火于产处四方,以井华水四器,亦置产处四方,各横刀于水上,其刀浮磨拭之,又法,捉一刀子,先向产处咒曰,一尺刀子七寸刃,拒以反支而治运,如此三咒讫,钉刀子着产处地上
卷第三十三
产难方二十四首
崔氏凡妇人产难,死生之候,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母面赤舌赤,口中沫出者,母死儿活,母唇口青,口两边沫出者,母子俱死。(文仲同出第十上卷中)
广济疗难产三日不出者方。
取死鼠头烧作屑,井华水服。(千金崔氏救急同)
又方槐子十四枚,蒲黄一合,纳酒中温服,须臾不生,更服之。(千金集验崔氏同)
又方吞生鸡子黄三枚,并少苦酒。(崔氏集验备急文仲同)
又方吞皂荚子二枚亦效。(千金崔氏短剧同并出第三卷中)
短剧疗产难历日,气力乏尽,不能得生,此是宿有病方。
赤小豆(二升) 阿胶(二两)
上二味,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取汁纳胶令烊,一服五合,不觉,不过再即产。(崔氏千金同)
又方取马衔一枚,觉痛,即令左手持之。(崔氏同)
又方取槐东引枝,手把之。(崔氏同)
又方手捉鸬 头,甚验。(崔氏同并出第七卷中)
集验若日月未至而欲产者方。
末知母,蜜和兔屎大,服一丸,痛不止,更一丸。(千金崔氏短剧同)
又方取夫衣带五寸烧作灰,酒服立下。(崔氏广济文仲同并出第七卷中)
备急疗难产方。
取槐子吞三枚。(崔氏同)
又方取凿柄入孔里者烧末,酒服之立下。(崔氏同)
又方弓弦三寸,箭竿二寸,各烧末,酒服之。(崔氏同)
又方取羚羊角屑烧末,酒服之。(千金崔氏同)
又若母已死,儿子不出方。
但以水银如弹丸,格口纳喉中,捧起令下,食顷又捧令起,子便落。(崔氏同)
又方捣蒲根,绞取汁一二升,灌口中,此亦治母生子死验。(崔氏同)
又疗母子俱死者,产难及胎不动转者方。
榆白皮(三两) 葵子(五合)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服一升。须臾不产,更服一升。忌海藻菘菜生葱。(崔氏短剧同)
又产难数日欲绝,秘方。
书奏作两行字凡二十字文,日帝乙生子,司命勿止,即出其胞及其子,无病其母封其中央,以朱印之,令产妇持之。(崔氏短剧同)
又产难六七日母困方取好胶二两,清酒一升半微火烊胶纳新鸡卵一枚。
盐一寸匕,相和顿服,即产,不产更服。(崔氏同)
又产难母如死,不知人事方。
用陈葵子末三指撮,酒服口噤者,去齿下药即愈,立验。(崔氏同)
又疗妇人产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