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66 页/共 398 页

以水磨桂涂之,赤则以墙中朽骨磨涂之,则平复也。(梁都督侍中传效也出第八卷中)   卷第二十九   许仁则疗吐血及堕损方三首   许仁则论曰,此病有两种,一者缘堕打损内伤而致此病,一者缘积热兼劳而有此病,若内伤似欲鸡苏(五两) 生地黄(切) 青竹茹(各一升) 生姜 桑白皮(各六两) 小蓟根(切六合) 生葛根(切六合)   上药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若一剂得力,欲重合服,至四五剂尤佳,隔三四日服一剂,如未定,则宜合后桑白皮八味散服之。   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六两) 生姜屑(六两) 柏叶 鸡苏(各四两) 小蓟根(五两) 干地黄(七两) 青竹茹(一升新者) 地菘(三两)   上药捣散,煮桑白皮饮和一方寸匕,日再服,渐渐加至二三匕,以竹沥下亦得。   又此病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外损因坠打压损,或手足肢节肱头项伤折骨节,痛不可忍,觉内损者,须依前内损法服汤药,如不内损,只伤肢节,宜依后生地黄一味敷之法,及芥子苏等摩之方生地黄无问多少,净洗捣碎令烂熬之,候水气尽,及热以敷折处,冷即易之,如骨蹉跌,即依疗折伤法,缥缚兼敷羊脑生龟生鼠等法,为有所损,此不复载,如伤损处轻,捣芥子和苏以摩伤处,若被打坠压伤损,急猝虽不至昏闷,腹内无觉触,然身之中相去非远,外虽无状欲死每始吴升同)   卷第二十九   金疮禁忌序一首   肘后凡金疮去血,其人若渴当忍之,常用干食并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辈,羹眉角可疗不可疗作候肌肉腐   卷第二十九   金疮预备膏散方三首   肘后疗金疮膏散三种,宜预备合,以防急疾之要,续断膏方。   蜀续断 蛇衔 防风(各三两)   上三味切,以猪脂三斤,于东向露灶煎之,三下三上,膏成去滓,若深大疮者,但敷四边,未可使合,若浅小疮者,但通敷便相连,令止血住痛,亦可以酒服如杏子大。   又冶葛蛇衔膏方。   蛇衔 蔷薇根 续断 冶葛(各二两) 当归 附子(各一两半去皮) 防风 黄芩泽兰(各一两) 松脂 柏脂(各三两)   上十一味 咀,以猪脂二斤煎之,别以白芷一枚纳中,候色黄即膏成,去滓滤,以密器收贮之,以涂疮,无问大小皆瘥,不生脓汁也。(出第□卷中)   深师预备金疮散方。   干姜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当归(三两) 芎 (四两) 蜀椒(三两汗)   上六味捣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同出第二十九卷中)   卷第二十九   金疮方一十一首   肘后疗金疮方。   割毡方一寸烧灰,研以敷之瘥。   又方杏仁去皮尖,捣如泥,锻石分等,以猪脂和之,淹足合煎,令杏仁黄,绞去滓,以涂疮上,日五六遍愈。   又方烧故青布作灰,敷疮上,裹缚之,数日瘥,可解去。   又方以蛇衔草捣敷之瘥。   又方野狼牙草茎叶熟捣,敷贴之,兼止血。(一方烬草 敷之)   又方五月五日掘葛根,曝干捣末,敷疮上,止血止痛。   又方钓樟根出江南,刮取屑敷疮上,有神验。   又方紫檀末以敷金疮,止痛止血生肌。   又方烧牡蛎末敷之佳,凡裹缚疮,用故布帛,不宽不急,如系衣带即好。(并出第七卷中)   近效金疮或压损断裂方。   剥取新桑皮,作线缝之,又以新桑皮裹之,以桑白汁涂之,极验,小疮但以桑皮裹即瘥又金疮灸疮火烧疮等方蜡(如胡桃仁) 杏子(一抄烂捣) 槟榔仁(一枚) 薰陆香(半合)   上四味和捣,以猪脂煎,即以此药涂帛上贴疮,此方甚效。   卷第二十九   金疮续筋骨方三首   千金疗金疮粉散,辟风水,续筋骨,止血方。   锻石 地菘苗 细辛 旋复根 葛叶 猪膏 青蒿 麦门冬苗 益母苗(不限多少切)   上九味捣取汁,和锻石作饼子,曝干末如粉,以敷伤疮上,止血止痛生肌,五月五日合之神效。(出第二十六卷中)   必效疗被斫筋断者,续筋方。   旋复根捣汁,沥疮中,仍用滓封疮上,即封裹之,十五日即断筋便续矣,更不须开易。   (此方出苏景仲家獠奴用效出第四卷中)   古今录验疗金疮中筋骨,续断散方。   续断(五两) 干地黄 蛇衔 地榆 杜蘅(各四两) 干姜 蜀椒汗 细辛 桂心(各一两) 当归 芎 苁蓉 芍药(各三两) 人参 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各二两)   上十六味捣为散,以酒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菜生葱猪肉冷水。(一方无杜蘅有牡蛎出第三十四卷中)   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