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 第 221 页/共 398 页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干姜(各六分) 当归(四分) 附子(二分炮) 肉苁蓉(八分)
石斛(五分) 菟丝子(三分酒渍) 巴戟天(八分) 瞿麦(三分一云地麦地肤地肤子也)
远志(八分去心) 人参(五分) 甘草(五分炙) 麦门冬(八分去心) 石苇(四分) 芎(四分) 芍药(五分) 干地黄(八分) 桂心(五分)
上二十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至两匕,长服终身不发痈疖。忌同前。
又内补散,疗痈疮发背方。
蜀升麻 黄芩 人参(各二分) 干姜 白蔹 桂心 甘草(炙) 附子(炮) 防风(各一两) 芎 (一两) 赤小豆上十一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一云蜀椒非)
又内补散,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方。
当归 桂心 人参(各二两) 芎 浓朴(炙) 桔梗 甘草(炙) 防风 白芷(各一两)
上九味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疮未合,服勿停。忌。(范汪同)
又瞿麦散,主排脓止痛利小便方。
瞿麦(二两) 芍药(二两) 桂心(半两) 赤小豆(半合) 芎 (半两) 白蔹(半两) 黄(一两) 当归(二两) 麦门冬(二两去心)
上九味为散,先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生葱。翼深师同又薏苡仁散,主令痈自溃长肌肉方。
薏苡仁 桂心 干姜 白蔹 当归 肉苁蓉(各一两)
上六味为散,先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翼同)
又黄 竹叶汤,主胸背游热痈疽方。
生地黄(八两) 黄 甘草(炙) 芍药 黄芩(各三两) 人参 石膏(碎) 芎当归(各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三十枚擘) 半夏(四两洗) 淡竹叶(切一升) 麦门冬(去心三两)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九升,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四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再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饧。(古今录验同)
又排脓内塞散,主大疮热已退,脓血不止,疮中肉虚疼痛方。
防风 茯苓 白芷 桔梗 远志(去心) 甘草(炙) 人参 芎 当归 黄 (各一两) 桂心(二分) 附子(炮二枚) 浓朴(二两) 赤小豆(五合熬)
上十四味捣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同前。
又麝香膏,主诸恶疮及痈疽发背上恶肉方。
麝香(研) 雄黄(研) 真珠(研各一两) 矾石(一两熬)
上四味细筛,以猪膏搅令如泥,涂恶肉尽止,更敷生肉膏佳。
又疗痈疽败坏生肉膏方。
生地黄(一斤) 辛夷 独活 当归 黄 大黄 芎 (各一两) 薤白(五两) 白芷芍药 黄芩 续断(各一两)
上十味切,以腊月猪脂四升煎,敷之佳。
又方大黄 附子(炮) 芎 雄黄 真珠(各一两) 白蔹 矾石(烧) 黄芩 茹(各二两) 雌黄(一两) 莽草(一两)
上十一味,先以猪膏一升半,煎六沸,去滓,纳 茹矾石末搅之,涂疮上,恶肉尽止。
(刘涓子同)
又方茹(漆头者) 矾石(各二分熬) 雄黄(二分研) 硫黄(二分)
上四味为散,纳疮口中,恶肉尽止,勿使过好肉也。
又发背上初欲作肿即服此方。
栀子仁(一百枚) 大黄 升麻 黄芩 甘草(炙各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使利便止,不下更进一服。忌海藻菘菜,从瞿麦散以下九方。并疗发背部中已次之。(文仲备急同并出第二十三卷中)
范汪疗痈肿发背虎牙散方。
虎牙(炙) 干姜 附子(炮) 当归 甘草(炙) 防风 桂心 王不留行 茯苓(各一两)
上九味捣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忌同前。(出第三十一卷中)
又疗痈发背,排脓内补,铁屑散方。
当归 人参 细辛 甘草(炙) 苁蓉 黄 桂心 防风 黄苓 铁屑 芎 芍药上十二味,各等分合捣为散,服方寸匕。忌同前。
又疗痈肿牢核,发背成脓。莽草膏方。
莽草 芎 当归 细辛 附子(炮) 黄芩 乌头(炮) 牛膝 踯躅 野葛 茯苓 防风杜蘅(各一两) 猪脂(二斤)
上十四味切,用猪肪合煎,去滓,敷疮上,日再。忌同前。
又卓氏白膏,疗痈疽发背,金疮已坏,及未败火疮。诸 疥患疗之方。
当归 附子(炮) 细辛 芎 续断 牛膝 通草 甘草(炙) 白芷(各二两) 蜀椒(三合) 芍药 黄 (各一两)
上十二味 咀,以猪膏二升,煎之微火上,以白芷色黄,药成,绞去滓,以敷疮上。日三,忌同前。
又疗发背发乳房及诸恶疮膏方。
黄连 当归 马齿 芎 薯蓣(各一两) 珍珠(十四枚) 矾石(半两烧) 黄柏(半两) 石苇(三分去毛) 生竹皮(三合) 猪肪(一斤)
上十一味 咀,细切肪,美酒一升合煎,石苇焦,膏成去滓,有病稍稍敷上,亦可酒服枣核大一枚。忌同前。(并出第四十一卷中)
救急疗发背,百无不瘥方。
取猪羊脂切作片,冷水浸取粘贴,暖彻易之,五六十片即瘥。若初贴少许即寒,寒定好眠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