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61 页/共 402 页
木香(一分) 肉豆蔻(五钱,面包煨) 青皮(一两,半生半熟) 黑丑(炒,一钱)上为细末,粥丸,黍米大。每服七丸至十丸,浓煎紫草葱白汤下。
龙脑丸 治痘疹初作未能出尽,或已出,内外热毒贯注,血泡如痘,在肌皮不结痂 ,二者皆可用。
龙脑(半字,研细)上以猪心血旋滴入和为丸黍米大。以紫草汤吞下,或化下燥,或化下烦躁狂闷,未省者以温酒化。钱氏用猪尾血,取其动意也,心血取其归心,片脑凉心,皆不过治热毒大盛者,非大盛不敢服此。
牛黄散 治痘疹阳毒入胃,日夜便血,腹痛啼哭。
牛黄(分) 郁金(一两)上为末,每服五分,以浆半盏煎至三分温服,量大小增减,日二次。
南金散 治痘疮已出而隐,其热甚微者,服诸药不效验者,万无一失。
紫背荷叶(霜后贴水紫色者佳) 白僵蚕(直者,炒,去丝)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小者五分,研末胡荽酒调下,米饮亦可,在处印帖施人,阴德之广,全活之众。有用龙脑人齿卒未易得,惟此为易,亦效速也。
朱砂膏 治惊积惊热,病后可以常服。
朱砂(半两) 硼砂 马牙硝(各三分) 珍珠末(一钱) 玄明粉(二钱。以上并研)麝香(各一分)上为末一处拌和,以炼蜜为膏,诸般惊症只用黄豆大粒,金银薄荷汤化下,身热者甘草汤下。
红粉丹 治痘,脏腑蕴热,疮出不匀。
龙脑(一字) 坯子胭脂 天竺黄 朱砂(各两) 牛胆南星(腊月制者佳)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
紫金散 治痘疮倒靥,痘出不快。
紫草 蛇蜕(炒焦) 牛蒡子(炒。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蛇蜕能治一切恶疮,十年不愈者用之良。
乳香猪血膏 治痘斑不发。
乳香(研细)上以猪心血就丸乳香,如樱桃大。每服一九,水化下。
脱壳散 治痘斑不发,倒靥。
凤凰(即哺鸡子壳,不以多少,新瓦上焙干,研为细末。)上以好酒调涂儿口唇上,令其自舐可,或涂风池穴,每服一字。
宣毒膏 痘疮已出不快,倒靥,急服此药大效。
猪尾血(腊八日取一升,新瓦器盛) 朱砂 乳香(各一两) 甘草 马牙硝(各半两)片脑 麝香(各一分)上共为细末,猪心血拌匀,用竹筒一个留底节装入在内,用纸数层封固挂在大粪缸梁上,至清明取出曝干,更入片脑、麝香各一钱研匀,滴水丸如皂角子大。人参汤化下一丸。黑陷者即转红滑复起,如神效。
清凉饮子 治痘毒痈疖,惊痰壮热。
大黄 连翘 当归 芍药 羌活 防风 栀子仁 甘草上等分,水一盏、药二钱,煎五分温服。
大连翘饮 治同前。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紫草 当归 车前子 赤芍药 防风 栀子 柴胡 黄苓 甘草蝉蜕 滑石(各等分)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五分温服。
荆防败毒散 治痘疹始终热毒之甚者。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桔梗 枳壳 天麻 地骨皮(各等分)上水煎,初出不快加紫草、紫苏、僵蚕、葱白;泄泻加猪苓、泽泻,去紫草,微汗热退为佳;热盛谵语烦渴,辰砂六一散调服。
猪髓膏 治痘疮不脱落痂 不起者,涂之立落。
猪骨髓 蜜汁上二味以火熬一二沸,退凉用鸡瓴扫上即落。
败草散 治痘疮糜烂不能穿着褥,用此敷之。
盖屋或盖墙多年败草,取其多霜雪雨露,感天地阴阳之气,善解痘毒,不拘多少,干晒为末。若痘汁不干,粘衣惹席,湿烂不能转动,可用二三摊布上,任其睡卧为妙。
甘露饮 治痘疮热毒攻牙口肿。
黄芩 生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枇杷叶 茵陈 石斛 桔梗 甘草 枳壳(各等分)水煎食后服,不可吃热物。
擦牙散 治痘毒牙疳腐烂,搽上神效。
白梅(烧存性) 枯矾(各一钱) 人中白(取夜壶中者佳)上将人中白 红退冷,同研一处极细,先用韭根茗茗浓煎汤,以鸡毛洗牙去腐净见血,方可敷药。虽遍糜烂者,敷之皆愈。
罩胎散 治孕妇痘疮最难调治,此药不致伤胎。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芍药 柴胡 干葛 桔梗 黄芩 陈皮 枳壳 紫草 砂仁(各等分)上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无时。
安胎饮 安孕娠出痘,不致损胎,名曰安胎饮。
人参 当归 黄芩 大腹皮 川芎 芍药(各八分) 香附子 紫苏(各一两) 砂仁 陈皮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盏煎一盏温服,腹痛者加阿胶。
蜜导法 治孕妇痘疮,大便秘结,小儿虚羸,不敢通利,用此导之。
蜂蜜四两炼成膏,大皂角末三五钱和捻作成枣子样,插入肛门中,大便自出。
避邪丹 用烧于房中,能避一切恶秽邪气。
苍术 乳香 陈真香 甘松 细辛 云香(各等分)上为末,水丸,如豆大。每一丸熏之良久,又焚一丸,不可太多,只是聊有香气不断可也。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太乙散之功
交州刺史杜燮中毒药而死,董奉以太乙散和水沃燮口中,须臾乃苏。燮自谓初死时,有一车门直入一处,内燮于土窟中,以土塞之。俄顷,闻太乙使至,追杜燮,遂开土窟,燮得出。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胸中虫患
广陵太守陈登患腹烦满,面赤不食,使人讲华佗。至曰:君腹中有虫欲成,盖腥物之所为。
乃与汤药,遂吐虫三升许。虫头皆赤,半身犹是生脍。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蛟龙病
古有患者,饮食如故,发则如癫,面色青黄,小腹胀满如孕。医者诊其脉与证皆异,而难明其主疗。忽有一山叟曰:闻开皇六年,灞桥有患此病。盖因三月八日水边食芹菜得之,有识者曰:此蛟龙病也。为龙游于芹菜之上,误食而病也。遂以寒食饧,每剂五合,服之数服,吐出一物,虽小而似蛟龙状,有两头。其病者根据此治之获效。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疮破雀飞
金州防御使崔尧封有甥李言吉,左目上睑忽生一小疮,渐大,长如鸭卵,其根如弦,恒偃其目不能开。尧封饮之酒,令大醉,遂与割去。疮既破,中有黄雀飞鸣而去。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人渐缩小
世有奇疾,终莫能晓。昔吕缙叔以制诰知颖州,忽得疾,但缩小,不能医,临终仅如小儿。
古人不曾患此疾,终无人识。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视物倒植
元末四明吕复,别号沧州翁,深于医道。临川道士萧云泉,眼中视物皆倒植,请复治,问其因。曰:某尝大醉,尽吐所饮酒,熟睡至天明,遂得此病。复诊其脉,左关浮促,即告之曰:伤酒大吐,上焦反复,致倒其胆腑,故视物皆倒植,不内外因,法当复吐以正其胆。遂用藜芦、瓜蒂为粗末水煎,使平旦顿服,以吐为度,吐毕视物如常。(《九灵山房集》)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视直如曲
昔有人家一外家,视物如曲弓,视界尺之直亦如曲钩。俸医亲见,药莫能治。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呕物如舌
镇阳有士人嗜酒,日饮数斗,饮兴一发则不遏。一夕大醉,呕出一物如舌。初视无痕窍,至欲饮时,眼偏其上矗然而起,家人沃之以酒,立尽常日所饮之数而止,遂投之猛火,自出,烈为十数片。
士人自此恶酒不饮。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消食笼
《齐谐记》云:江夏郡安陆县隆安中有郭坦兄弟三人。大兄得天行病后,遂大能食,一日食斗米。其家给五年,贫罄。后乞食至一家门前,已得饭,复乞其后门。其家人怒之云:前门已饭了,又从后门来讨,那得许多与你?彼答云:腹中饥甚,实不知是后门。门园有韭三畦,彼就地而啖其二。须臾,闷卧在地,大吐一物如笼,因出地渐渐小。人持饭与,遂不复食。将饭着所吐之物上,即消化成水,此病寻瘥。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孕妇腹内钟鸣
有贫士于常卖处买得药方一册,其中有一方能治妊妇腹内如钟鸣,用鼠窟前畚士研罗为末,每服二钱,麝香汤调服,其疾即愈。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妇人异疾
一妇异疾,每腹胀则腹中有声,如击鼓远闻于外。人行过门者,皆疑其家作乐。腹胀消,则鼓声亦止,一月一作,经百医皆莫能明其疾。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产妇腹中痒
箭竿及镞主治妇人产后腹中痒,安所卧床席下,勿令妇人知。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产后肠痒
针线袋主治妇人产后肠中痒不可忍,以袋安所卧褥下,勿令人知。
卷之九十二 奇病续抄
王氏异疾
汾州王氏得病,右胁有声如虾蟆,常欲手按之,否则声声相接。郡医不能辨。闻留阳山人赵峦,请诊之。曰:此因惊气入于脏腑,而成,与镇惊朱砂丸,吞以虾蟆衣(即车前草汤),遂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