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方 - 第 32 页/共 81 页

卷五   五○三二·华佗治骨瘤神方   骨瘤生于皮肤之上,按之如有一骨,生于其中,不可外治。宜用:乌贼鱼骨一钱 白石英二分 石硫黄二分 钟乳三分 紫石英二分 干姜一钱 丹参八分琥珀一钱 大黄一钱 附子三分 朝燕屎一钱 石矾一钱水煎服,十剂全消。   卷五   五○三三·华佗治石瘤神方   石瘤亦生于皮肤之上,按之如石之坚,不觉痛苦,治法同骨瘤。   卷五   五○三四·华佗治气瘤神方   气瘤无痛无痒,时大时小,随气为消长,气旺则小,气弱反大,气舒则宽,气郁则急。   治法必须补其正气,开其郁气,则瘤自散。方用:沉香一两 木香二两 白芍四两 白术八两 人参二两 黄 八两 枳壳一两 槟榔一两,茯苓四两 香附二两 附子五钱 天花粉四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服三钱,一料全消。   卷五   五○三五·华佗治五疔神方   疔疮之生,膏粱人居其半,皆因营养过度,火毒外发所致。名称虽有多种,地位亦无一定。其实可赅之为心、肺、肝、脾、肾五种;即色赤者为心疔,色白者为肺疔,色青紫者为肝疔,色黄者为脾疔,色黑者为肾疔也。初起时可用:紫花地丁一两 甘菊花一两水煎服,六剂痊愈。外用:丝瓜叶十片 明矾 雄黄(末)各二钱捣丝瓜叶极烂,取汁调二味末,以鸟羽敷疔上,随干随润,数日即消。或以:白菊花叶连根捣汁一杯,沸酒冲服,毒甚者须多服。渣敷患处,留头不敷。覆被令汗出,其毒自散。   无时可用甘白菊花四两代之,少则不效。   卷五   五○三六·华佗治疔疮出血神方   饮真麻油一大碗即止,或用菜籽油亦效。   卷五   五○三七·华佗治疔疮走黄神方   其原因为食豚肉所致,患此者多不知。宜以:芭蕉根捣汁,服之即解。   卷五   五○三八·华佗治疔疮不破神方   蝉衣 僵虫上等份为末,醋调敷四围,候根出,拔去,再涂即愈。   卷五   五○三九·华佗治疔根不出神方   铁粉一两 轻粉一钱 麝香少许上为末,针画十字,以点药入内,醋调面糊敷之,极效。   卷五   五○四○·华佗治红线疔神方   红线疔属心疔类,其形缕缕如丝线,周身缠绕,如在手足上,则入心即死。宜用松针刺去其血,忌食热物。或以:白菊花根叶 雄黄钱许 蜒蚰二条共捣极烂,从疔头敷至丝尽处为止,以绢条裹紧,越缩即消。   又此疔生于足者延至脐,生于手者延至心,生于唇面者延至喉,亦皆死。急用针或磁锋,刺破其红丝尽处,使出血,以浮萍嚼涂刺处,用白矾捣末,包裹于捣烂葱白中(约三钱)吞下,再饮葱酒一、二杯,覆被静卧,汗出即愈。   卷五   五○四一·华佗治乌茄疔神方   农家浇粪于地,为烈日蒸晒,人跣足行其上,受其热毒,足趾肿痛,似溃非溃。即以鸭羽煎汤合皂矾洗之,立愈。   卷五   五○四二·华佗治刀镰疔神方   疔头如韭叶,长一二寸,色紫黑,忌针刺。急用:明矾三钱(研末) 葱白七个(捣烂)   分为七剂,每剂以热酒送下,服下即卧,覆被取汗。如无汗,须再服葱白,外涂以溏鸡粪,迟则不治。   卷五   五○四三·华佗治羊毛疔神方   初起时头痛发寒热,前心后背有红点,形类疹子。宜先针刺破,取出羊毛,再以明矾末三钱,用青布包紧,蘸热酒于前心疮上一、二寸外,周遭擦之,渐见疮眼,其毛即奔至后背,仍根据前法擦于后背部,将羊毛拔置布上,即埋入土中。内用:紫花地丁一两 金银花三两 白矾 甘草各三钱水煎服。   卷五   五○四四·华佗治蛇头疔神方   生于手指尖,肿若蛇头。痛楚连心,寒热交作。初起时急用:雄黄 朴硝等分研末,以豚胆汁少许加香油调涂。或内服蟾酥丸,汗之。   蟾酥丸制法如下:蟾酥二钱(酒化) 轻粉五分 枯白矾 寒水石( )铜绿、胆矾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一钱雄黄一钱 朱砂三钱 蜗牛二十一个于端午日午时,在净室中,先将蜗牛研烂,同蟾酥和匀稠粘,再将各药研末,与蜗牛蟾酥相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患者自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药在内,无灰热酒送下,覆被静卧,至发汗为止。甚者再进一服。   卷五   五○四五·华佗治蛇眼疔神方   生于指甲两旁,治法同上。   卷五   五○四六·华佗治蛇背疔神方   生于指甲之下,治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