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神方 - 第 16 页/共 81 页

卷四   四○九九·华佗治夏季中暑神方   人参一两 青蒿三两 香薷三钱 白术五钱水煎服,极有效。   如中暑发狂,气喘,汗如雨下。宜急用:人参 石膏各四两 黄连三钱水煎服一剂而神定,二剂而汗止。   若中暑猝倒,心痛欲死者。宜急用:青蒿一两 黄连 人参 白术各三钱 茯神 藿香各五钱 香薷 半夏各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痛即止。   又如中暑忽倒,口吐白沫,将欲发狂,身如火烧,紫斑烂然者,多不可救。宜急用:玄参 麦冬各三两 天冬 青蒿各一两 升麻 荆芥 黄连 黄芩各三钱水煎服,一剂而斑色变淡,三剂而斑色褪尽矣。   卷四   四一○○·华佗治核子瘟神方   生石膏一两 玄参 野菊花 金银花 连翘 丹皮各四钱 薄荷 射干 贝母各二钱甘草一钱清水煎服,至愈而止。   卷四   四一○一·华佗治大头瘟神方   延胡索一钱五分 皂角 川芎各一钱 藜芦五分 踯躅花二钱五分共为末,用纸捻蘸药,探入鼻中。取嚏即愈,无嚏者难治。   卷四   四一○二·华佗治虾蟆瘟神方   患者面赤项肿,状似虾蟆,故名。即用:青蛙捣汁水调,空心顿服,极效。   卷四   四一○三·华佗治肺热瘟神方   西牛黄一分(吞) 当门子二厘(吞) 老梅冰片一分(吞) 大黄 芒硝各五钱 犀牛角磨一钱服之。   卷四   四一○四·华佗避疫酒神方   大黄十五铢 白术 桂心各十八铢 桔梗 蜀椒各十五铢 乌头六铢 菝 十二铢上捣末,盛绛袋中,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深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   卷四   四一○五·华佗避瘟丹神方   雄黄 雌黄 鬼臼 曾青 珍珠 丹砂 虎头骨 桔梗 白术 女青 芎 白芷 鬼督邮 芜荑 鬼箭羽 藜芦 菖蒲 皂荚各一两上十八味末之,蜜丸如弹子大,绢袋,男左女右带之,卒中恶病及时疫,吞如梧子一丸,烧弹大一丸户内,极效。   卷四   四一○六·华佗治水谷痢神方   人参 地榆 浓朴(炙) 干姜 乌梅(熬)各六分 白术 当归各五分 赤石脂 龙骨各七分上共捣为末,蜜为丸如梧子大,米饮汁下二十丸,日三服。   卷四   四一○七·华佗治水痢神方   茯苓 白龙骨 诃黎勒皮 黄连 酸石榴皮各八分上捣筛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三十丸,日再服,瘥止。   卷四   四一○八·华佗治冷痢神方   冷痢者,由肠胃虚弱,受于寒气,肠虚则泄,故为冷痢。凡痢色青色、白色及黑色皆为冷也。诊其脉,沉则生,浮则死。方用:黄连二两 甘草(炙) 附子(炮) 阿胶(炙)各半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之。   卷四   四一○九·华佗治白滞痢神方   白滞痢者,为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者。宜用:赤石脂八两 干姜 龙骨 当归各三两 附子(炮) 牡蛎(熬)各二两 芍药 甘草(炙)各一先以水一斗二升,煮白术取九升,内药煮取三升,分为三服;脓者加浓朴三两;呕者加陈皮二两。   卷四   四一一○·华佗治冷热痢神方   冷热痢者,其痢乍黄乍白,由肠胃虚弱,宿有寒而为客热所伤,冷热相乘而致。方用:香豉一升 白术六两 薤白一升 升麻二两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   卷四   四一一一·华佗治热毒痢神方   苦参 橘皮 独活 阿胶(炙) 蓝青 黄连 鬼箭羽 黄柏 甘草上等分捣末,蜜烊胶为丸如梧子,水下十丸,日三。   或以:生犀角,酸石榴皮 枳实共为末,每服二、三寸匕,日再。   卷四   四一一二·华佗治赤痢神方   香淡豉半升 黄连一升先以水一升半,浸豉一日,滤取汁,碎黄连,薄绵裹豉汁中,煎取强半升,空腹顿服,即止。   卷四   四一一三·华佗治久痢神方   久患赤痢,连年不愈。以:地榆 鼠尾草各一两用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为二服。   如不瘥,取屋尘,水尽去滓,服一升,日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