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简义 - 第 2 页/共 43 页

左寸(内心外小肠) 左关(内肝外胆) 左尺(内肾外膀胱)   右寸(内肺外大肠) 右关(内脾外胃) 右尺(内肾命门外三焦)   卷一 分发脏腑辨正   张景岳分发脏腑法   左寸(内心外膻中) 左关(内肝外胆) 左尺(内肾外膀胱大肠)   右寸(内肺外胸中) 右关(内脾外胃) 右尺(内肾外小肠)   卷一 分发脏腑辨正   李频湖分发脏腑法   左寸(内心外膻中) 左关(内肝外胆) 左尺(内肾外膀胱小肠)   右寸(内肺外胸中) 右关(内脾外胃) 右尺(内肾外大肠)   卷一 分发脏腑辨正   内经分发脏腑法   左寸(内心外膻中) 左关(内肝外膈) 左尺(内肾外腹中)   右寸(内肺胸中以侯外) 右关(内脾外胃) 右尺(内肾外腹中)   以上王氏张氏李氏以及内经分发脏腑图式。各有辨论。余以王氏为是。备录参考以广其义。   九宫八风图式坤 离 巽兑 中 震干 坎 艮凡冬至之日。太一星居坎叶蛰宫。四十六日。交立春居艮天留宫。四十六日。交春分居震苍居坤坎宫门。   凡太一居何宫。风向后面来为实风向面前来为虚风。如太一在坎。虽大刚风为实风。不能害脉)正婴儿风。   东南风为弱风从午方来为虚风。余仿此。   又太一星。冬至日居坎叶蛰宫。第二日居艮天留宫。三日在震。四日在巽。五日在离。   六日来为又三盛者乘年之盛。(十二月大为年盛)逢月之满(月大为月满)得时之和(当温而温为时之和)   而寒为失和之司天在泉手图 (如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是一阴与一阳合德。天数一。地数一也。余例此。   司兮注曰。子午之年。少阴司天。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寒反胜之。治以甘以淡佐以苦佐以酸平以辛风淫所○子午丑未治以治以酸收佐以火淫于   卷一   又十二经气旺时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大大肠也小小肠也关冲掌中针刺图 (少商穴属肺。在大指内侧。去甲角一分。少冲穴属小肠。在小指内侧。去甲角一分。   神门等症二阴南政考 甲己之年曰南政。以司天为主。如甲子甲午年。少阴司天。则两寸不应。   知己泉。   三阴北政考 乙丙丁壬癸辛戌庚之年曰北政。以在泉为主。如乙卯乙酉年。少阴在泉。   两寸(如北政三阴司天。少阴主两尺不应。厥阴主左尺不应。太阴主右尺不应也。三阴明而三阳在其中矣。)   太一者。贵人之名也。司天与运气同形。又合地支所属同形。即太乙天符也。曰中者。   言得酉支中天符曰中执法。司天与运气同符曰天符。如戊寅之日。戊化为火。少阳相火司天。司天之火与化气之火同符曰天符。经云。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余仿此。   中岁会曰中行令。又曰中岁直。运气所属与地支所属同类。谓之岁会。如乙酉日。乙化为金以上三条。可决病之轻重缓急。宜照逐日干支排算。其化气司天之法。与排年分气运同法。   司天在泉客气图太阴 少阳 少阴 阳明 厥阴 太阳 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假如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在泉。以在泉为主气。二阳生三阳。三阳为地之客气。   三阳六气图注 (六气注云。初之气自大寒至春分。二之气自春分至小满。三之气自小满至大暑。四之气自复始内经六气论云。君火之右。(君火者少阴也)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者少阳也退行一步(土一步。   六气循   卷一 又十二经气旺时歌   五运引药法   甲己合而化土。乙庚合而化金。丙辛合而化水。丁壬合而化木。戊癸合而化火。   土运之岁。(引以人中黄)金运之岁。(引以知母桔梗)水运之岁。(引以桂枝木通)木运之岁。   卷二   中风   中风之证。古人皆谓外来有余之邪。及刘河间出。以中风瘫痪者。非肝木之风实。亦非外中炽怫俗云或然贼风乘虚而中滞九窍。故性命中风邪。惟河间作然有地气之不同虚。风愈盛也。   足不仁。气虚则又自王安道出。   然皆曰中风非风挟暑即为暑风。   因内风以召外风即三家中风非风之意尔。故治风之法。必由血气之偏胜求之。如气虚者。以补气为主。   祛风气血兼调。   由。加以豁类中。而概吸不相接续亦无如之重而治。   虽未能活   卷二 中风   星附六君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