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14 页/共 379 页
青皮(五钱)川芎黄芩牡丹皮茯苓(三钱)干姜(一钱)甘草(五分,炙)分二帖,水煎服。
一妇人二十岁,月经不匀,来时先呵欠,腹隐疼,血紫色,食少无力。
白术(四钱)黄连陈皮(各二钱半)牡丹皮(二钱)木通黄芩人参茱萸(一钱半)甘草(五分,炙)分四帖,水二盏,煎取小盏,食前服。
〔云〕
桂枝桃仁汤
治经候前先腹痛不可忍。
桂枝芍药生地(各二两)桃仁(四十个)甘草(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去渣温服。
〔垣〕
柴胡丁香汤
治妇人年三十岁,临经预先脐腰痛,甚则腹中亦痛,经缩二三日。
柴胡(一钱半)羌活(一钱)丁香(四分)全蝎(一个,洗)当归身(一钱)生地(一分)上都作一服,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
一妇人三十岁,每因浴后,必用冷水淋通身,又尝大惊,遂患经来时必先少腹大痛,口吐涎水,然后经行。
行后又吐水二日,其痛直至六七日经水止时方住,百药不效。予诊其脉,寸滑大而弦,关尺皆弦大而急,尺小于关,关小于寸,所谓前大后小也。遂用香附三两,半夏二两,茯苓、黄芩各一两半,枳实、玄胡、牡丹皮、人参、当归、白术、桃仁各一两,黄连七钱,川楝、远志、甘草各半两,桂三钱,茱萸一钱半,分十五帖,水煎。入生姜汁两蚬壳,热服。后用热汤洗浴,得微汗乃已。忌当风坐卧,手足见水,并吃生冷。服三十帖全愈。半年后,又因惊忧,前病复举,腰腹时痛,小便淋痛,心惕惕跳惊悸。予意其表已解,病独在里。先与灸少冲、劳宫、昆仑、三阴交,止悸定痛。次用桃仁承气大下之,下后用香附三两,蓬术、当归身各一两半,三棱、玄胡索、桂、大黄、青皮俱醋制,青木香、茴香、滑石、木通、桃仁各一两,乌药、甘草、缩砂、槟榔、苦楝肉各半两,木香、吴茱萸各二钱,分作二十帖,入新取牛膝湿者二钱,生姜五片,用荷叶汤煎服。服讫渐安。
〔丹〕经过后而作痛者,乃虚中有热,所以作痛。
新荷姐,头痛口干,经行后身痛,腰甚痛。
生地白术芍药(各一钱)芎归身尾(各五分)黄柏(炒)甘草(炙。各三分)水、少酒,煎服。
〔《本》〕治妇人月经壅滞,每发心腹脐痛不可忍,及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迷闷不省,气绝欲死者,
琥珀散
京三棱蓬莪术赤芍药刘寄奴牡丹皮熟地官桂菊花真蒲黄当归(各一两)上前五味,用乌豆一升,生姜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烂为度,焙干。入后五味,同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一方不用菊花、蒲黄,用乌药、玄胡索,亦佳。予家之秘方也。若是寻常血气痛,只一服,产后血冲心,二服便下。常服尤佳。予前后救人急切不少,此药亦宜多合,以救人。
〔《大》〕
交加散
治荣卫不和,月经湛浊,逐散恶血,腹痛经血诸疾,并皆治之。
生姜(二斤)生地(二斤,二味制)白芍药当归桂心(各一两)红花(炒,无恶血不用)没药(另研。各半两)蒲黄(隔纸炒)玄胡索(醋纸包,煨热,用布擦去皮。各一两)上将地黄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黄滓,各焙干,用诸药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若月经不根据常,苏木煎酒调下。若腰痛,糖酒调下。
〔丹〕瘀血。
香附(醋煮,四两)桃仁(一两)牡丹皮大黄(蒸)当归(各一两)川芎红花(各半两)瓦垄子(,醋煮一昼夜,二两)上炊饼为丸。空心,温酒下三四丸。
交加地黄丸
治妇人经不调,血块气痞,肚腹疼痛。
生地老姜(各一斤)玄胡索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明没药木香(各一两)桃仁(去皮尖)人参(各两半)香附(半斤)上为末,先以生姜汁浸地黄渣,以地黄汁浸生姜渣,晒干,皆以汁尽为度。共十一味,作一处晒干,研为末,醋糊为丸,空心以姜汤下。
〔《大》〕
交加散
治妇人荣卫不通,经脉不调,腹中撮痛,气多血少,结聚为,产后中风。
生地生姜(各五两。各研取汁)上交互取汁浸一夕,各炒黄,渍汁尽为度,末之。寻常腹痛,酒调下三钱,产后尤不可阙。
〔丹〕益母草,一名天麻。未结子时,采一担,以水五斗,煮半干,去渣,再熬成膏,每用半小盏,和酒并姜汁,放开服之,大治污血及血经不调。经不及期者,血热,四物汤加黄连。肥人不及日数而多痰者,血虚有热,南星、白术、苍术、黄连、香附、川芎作丸。
妇人患经血紫黑,一月两次行,不思食,口干苦,时发热。
麦门冬当归身白芍药陈皮白术(各一两)人参地黄茯苓(各半两)木通(三钱)生甘草(一钱)上分十二帖,食前热饮下抑青与点各十五。
〔仲〕带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
土瓜根散
主之。(亦主阴、肿疝。)土瓜根芍药桂枝虫(各三分)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丹〕经水过期血少,川芎、当归、人参、白术,与痰药。过期淡色者,痰多也,二陈汤加芎、归。
过期紫色有块,血热也,必作痛,四物汤加香附、黄连。
〔《脉》〕师曰: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也。乳子下利为可,否者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师曰: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不足,涩则血气无余。卫不足,其息短,其形燥。血不足,其形逆。荣卫俱虚,言语谬误。趺阳脉浮而涩,涩则卫气虚,虚则短气咽燥而口苦,胃气涩则失液。少阴脉微而迟,微则无精,迟则阴中寒,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月一来。问曰:妇人妊娠三月,师脉之,言此妇人非躯,今月经当下,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少血,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往,(一作“实”。)故令少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泄,故知非躯,蓄烦满血,月禀一经,三月一来,阴盛则泻,名曰居经。(谓右脉浮大,左脉反弱也。)〔海〕
四物加黄芩汤
治经暴下。
四物汤(四两)黄芩如腹痛,加黄连一两。(夏月不去黄芩。)经水适来适断,或有往来寒热者,先服小柴胡汤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和之。
〔《本》〕妇人血脉不调,往来寒热,状如劳倦。
当归川芎甘草黄官桂(去粗皮,各一两)熟地白术白芍药(各二两)柴胡阿胶(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枣子一枚,水煎,空心温服,白汤点服亦得。常服不生带下,调血脉,养子宫,终身无病。
〔垣〕
升阳举经汤
治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是气血俱脱,大寒症。轻手其脉数疾,举指弦紧或涩,皆阳脱之症,阴火亦亡。见热症于口鼻眼,或渴,此皆阴躁阳欲去也。当温之、举之、升之、燥之。此法大升浮血气,补命门之下脱也。诸药言根,近苗处去苗便是。
柴胡根当归根白术黄(各三钱)本(去土)羌活根防风根(各二钱)红花白芍药(各五分)独活根(钱半)桃仁(去皮尖,研,十个)细辛(六分)川芎熟地(水中沉者)人参(去芦)黑附子(炮,去皮脐)甘草梢(炙。各一钱)肉桂(去皮,夏不用,秋冬用,五分)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三盏,煎至八分,空心,稍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