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室秘藏 - 第 14 页/共 19 页

升麻补胃汤   治宿有阳明血证因五月间大热吃杏肠 下血唧远散漫如筛腰沉沉然腹中不痛血色紫黑病名湿毒肠 属阳明少阳经血证也白芍药(一钱五分) 升麻 羌活 黄 (各一钱) 生地黄 熟地黄 独活 牡丹皮 炙甘草 柴胡 防风(各五分) 当归身 葛根(各三分) 肉桂(少许)上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前稍热服   卷下 泻痢门   升阳去热和血汤   治肠 下血另作一派其血唧出有力而远射四散如筛肠中血下行腹中大作痛乃阳明气冲热毒所作也当升阳去湿热和血脉是其治也橘皮(二分) 熟地黄 当归身 苍术 秦艽 肉桂(各三分) 生地黄 牡丹皮 生甘草(各五分) 升麻(七分) 熟甘草 黄 (各一钱) 白芍药(一钱五分)上 咀都作一服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稍热服立效   卷下 泻痢门   益智和中汤   治肠 下血或血色紫黑腹中痛腹皮恶寒右手关脉弦按之无力而喜热物熨之内寒明矣肉桂(一分) 桂枝(四分) 牡丹皮 柴胡 葛根 益智仁 半夏(各五分) 当归身 炙甘草 黄 升麻(各一钱) 白芍药(一钱五分) 干姜(少许)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   卷下 泻痢门   芍药柏皮丸   治湿热恶痢血痢频并窘痛无问脓血并皆治之芍药 黄柏(各一两) 当归 黄连(各五钱)上为末饭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米饮汤下忌油腻酒湿面等物   卷下 泻痢门   和中益胃汤   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常泄若不泄即秘而难见在后传作湿热毒下鲜红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中下得之按之空虚苏木(一分) 本 益智仁(各二分) 熟地黄 炙甘草(各三分) 当归身(四分) 柴胡升麻(各五分)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   卷下 泻痢门   槐花散   治肠 下血湿毒下血川芎(四分) 槐花 青皮 荆芥穗 熟地黄 白术(各六分) 当归身 升麻(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汤调下食前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卷下 泻痢门   茯苓汤   治因伤冷饭水泄一夜走十行变作白痢次日其痢赤白腹中疗痛减食热躁四肢沉困无力生黄芩(三分) 当归身(四分) 肉桂 炙甘草(各五分) 猪苓 茯苓(各六分) 泽泻(一钱) 芍药(一钱五分) 苍术 生姜 升麻 柴胡(各二分)上 咀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之   卷下 泻痢门   黄补胃汤   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作泄腹中鸣小便黄黄 柴胡 当归身 益智 橘皮(各三分) 升麻(六分) 炙甘草(二钱) 红花(少许)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之   卷下 泻痢门   升阳除湿汤   自下而上者引而去之苍术(一钱) 柴胡 羌活 防风 升麻 神曲 泽泻 猪苓(各五分) 炙甘草 陈皮麦曲(各三分)上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之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非肠鸣不得用   卷下 泻痢门   人参益胃汤   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惰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腹鸣大便微溏身体昏闷觉渴不喜冷物黄 甘草 当归梢 益智(各二分) 人参 黄芩 柴胡 半夏 白术(各三分) 陈皮升麻(各五分) 苍术(一钱五分) 红花(少许)上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前服之   卷下 泻痢门   升麻补胃汤   治因内伤服牵牛大黄食药泄泻过多腹中大痛甘草(七分) 升麻 柴胡 草豆蔻 黄 (各五分) 半夏(三分) 当归身 干姜(各二分) 红花(少许)上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服之   卷下 疮疡门   散肿溃坚汤   治马刀疮结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肩上或于胁下皆手足少阳经中及瘰 遍于颏或至颊车坚而不溃在足阳明经中所出或二证疮已破流脓水并皆治之黄芩(八钱酒洗一半生用一半) 草龙胆(酒洗各炒四遍) 栝蒌根(坐碎酒洗) 黄柏(酒制)酒知母 桔梗 昆布(各五钱) 柴胡(四钱) 炙甘草 京三棱(酒洗) 广术(酒洗炒) 连翘(各三钱) 葛根 白芍药 当归梢 黄连(各二钱) 升麻(六分)上 咀每服六钱水二盏零八分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盏去渣食后热服于卧处伸足在高处头低垂每含一口作十次咽服毕根据常安卧取药在膈上停蓄故也另攒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余丸用此药汤留一口送下或加海藻五钱炒亦妙   卷下 疮疡门   升阳调经汤   治瘰 绕颈或至颊车此皆由足阳明胃经中来若疮深远隐曲肉底是足少阴肾经中来乃戊脾传于癸肾是夫传于妻俱作块子坚硬大小不等并皆治之或作丸亦可升麻(八钱) 葛根 草龙胆(酒制) 黄芩(酒制) 广术(酒洗炒) 京三棱(酒洗炒) 炙甘草黄连(酒洗) 连翘 桔梗(各五钱) 生黄芩(四钱) 当归身 芍药(各三钱) 黄柏(酒洗二钱) 知母(酒洗炒一两)上另秤一半作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余丸一半作 咀每服五钱若能食大便硬可旋加至七八钱水二盏先浸半日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热服足高去枕仰卧噙一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在后送下丸药服毕其卧如常   卷下 疮疡门   连翘散坚汤   治耳下或至缺盆或肩上生疮坚硬如石动之无根名曰马刀从手足少阳经中来也或生两胁或已流脓作疮未破并皆治之柴胡(一两二钱) 草龙胆(酒洗四次) 土瓜根(酒制各一两) 黄芩(酒炒二次七钱) 当归梢生黄芩 广术 京三棱(同广术酒炒) 连翘 芍药(各五钱) 炙甘草(三钱) 黄连(酒炒二次) 苍术(各二钱)上另秤一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余丸一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先浸多半日煎至一盏去渣临卧热服去枕仰卧每口作十次咽之留一口送下丸药服毕卧如常更以后药涂之   卷下 疮疡门   龙泉散   龙泉粉(炒) 瓦粉 广术 京三棱(酒洗炒) 昆布(各五钱)上同为细末煎热水调涂之用此药去疾尤速   卷下 疮疡门   救苦化坚汤   治瘰 马刀挟瘿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乃手足少阳之经分其瘰 在颏下或至颊车乃足阳明之经分受心脾之邪而作也今将二证合而治之黄 (一钱)护皮毛实腠理虚及活血脉生血亦疮家圣药也又能补表实元气之弱也人参(三分)补肺气之药也如气短不调及喘者加之炙甘草(五分)能调中和诸药泻火益胃气亦能去疮邪真漏芦 升麻(各一钱) 葛根(五分)此三味俱足阳明本经药也连翘(一钱)此一味十二经疮中之药不可无者能散诸血结气聚此疮家之神药也牡丹皮(三分)去肠胃中留滞宿血当归身 生地黄 熟地黄(各三分)此三味诸经中和血生血凉血药也白芍药(三分)如夏月倍之其味酸其气寒能补中益肺之虚弱治腹中痛必用之冬寒则不可用肉桂(二分)大辛热能散结积阴证疮疡须当少用之此寒因热用之意又为寒阴覆盖其疮用大辛热以消浮冻之气如有烦躁者去之柴胡(八分)功同连翘如疮不在少阳经则去之黍粘子(三分)无肿不用羌活(一钱) 独活 防风(各五分)此三味必关手足太阳证脊痛项强不可迥视腰似折项似拔者是也其防风一味辛温若疮在膈以上虽无手足太阳经证亦当用之为能散结去上部风邪病患身拘急者风也昆布(二分)其味大咸若疮坚硬结硬者宜用咸能软坚京三棱(煨二分) 广术(煨三分)此二味若疮坚硬甚者用之如不坚硬勿用益智仁(二分)如唾多者胃不和也或病患吐沫吐食胃上寒者加之无则去之大麦 面(一钱)治腹中缩急兼能消食补胃神曲末(炒黄色二分)为食不消化故也黄连(去须三分)以治烦闷黄柏(炒三分)如有热或腿脚无力加如有躁烦欲去衣者肾中伏火也更宜加之无此证勿用浓朴(三钱二分姜制)如腹胀者加之无则勿用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捻作饼子日干捣如米粒大每服三钱白汤下如气不顺加橘皮甚者加木香少许量病患虚实临时斟酌与之无令药多妨其饮食此治之大法也如止在阳明分为瘰 者去柴胡黍粘子二味余皆用之如在少阳分为马刀挟瘿者去独活漏芦升麻葛根更加瞿麦穗三分如本人素气弱其病势来时气盛而不短促者不可考其平素宜作气盛而从病变之权也宜加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己之类神邪气在上中下三处假令在上焦加黄芩(一半酒洗一半生用)在中焦加黄连(一半酒洗一半生用)在下焦则加酒制黄柏知母防己之类选而用之如本人大便不通而滋其邪盛者加酒制大黄以利如血燥而大便燥干者加桃仁酒制大黄二味如风结燥不行者加麻仁大黄如风涩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痒气涩而大便不通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气燥也如阴寒之病为寒结闭而大便不通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干姜冰冷与之大抵用药之法不惟疮疡一说诸疾病量人素气弱者当去苦寒之药多加人参黄 甘草之类泻火而先补其元气余皆仿此   卷下 疮疡门   柴胡连翘汤   治男子妇人马刀疮中桂(三分) 当归梢(二钱五分) 黍粘子(二钱) 炙甘草 酒黄柏 生地黄(各三钱)柴胡 黄芩(炒) 酒知母 连翘(各五钱) 瞿麦穗(六钱)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