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汇纂 - 第 9 页/共 11 页

凡两鼻孔跌磕,伤开孔窍者,用封口药掸伤处,外以散血膏贴之退肿。   凡耳斫跌打落,或上脱下粘,或下脱上粘,内用封口药掸,外用退肿膏敷贴。   凡唇口,刀斧斫磕跌堕等伤,破皮伤肉者,先用桑白皮缝合,却以封口药涂敷;次以散敷贴,牵住所封之药,不令开落。或用鸡子黄油涂,次以金毛狗脊毛,薄掸于外,仍以封口药涂抹之,次日以茶清洗净,掸末药,一日换一次,至八日剪去线,又掸末药。   凡腮颊颧,刀斧斫磕,跌堕等伤,破皮肉者,用封口药填疮口,外以散血膏敷贴。或跌磕损伤,未破皮肉者,用补肉膏敷贴。   凡戏耍误割断舌头,未全断者,用封口药敷,一日换二、三次,七、八日全安。   凡齿牙被人打跌砍磕落者,只用补肌散掸之。   凡牙断跌磕斫伤,牙齿未动者,用芙蓉膏末掸。如齿动者,用蒺藜根烧存性为末,常揩搽之即牢。   凡割喉者,以丝线先缝内喉管,后缝外颈皮,用封口药涂敷,外以散血膏敷贴。   凡手指跌扑打碎者,用鸡子黄油润,次掸封口药末,外以散血膏敷贴。若咬伤者,用泽兰散敷之。   凡胸脯骨有拳槌伤,外有肿,内有痛,外用定痛膏敷贴,内服破血利药。   凡肚皮裂开,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以花蕊石散敷线,须从里面缝,外面皮不可缝,留以掸药,用封口药涂,或补肌散以鸡子清调敷。   凡阴囊被人扯脱者,用鸡子黄油涂,以金毛狗脊毛薄摊于上,次掸封口药,又用散血膏凡阴囊处有青黑紫色肿者,用补肉膏敷贴,或用定痛膏加赤芍、草乌、良姜、肉桂各少许打和,用韭汁捣烂,同药敷贴。如无韭汁,葱汁亦可。仍服利小便药。   凡骨碎断或未碎断但皮破肉损者,先用补肌散填满疮口,次用散血膏敷贴。如骨折者,要接骨膏敷贴夹缚。或皮破骨断者,用补肉膏敷贴。   凡筋断者,用枫香以金沸草捣取汁调涂,次用理伤膏敷贴。   凡用夹,须摊药于纸上平,两头要带薄搭头,搭得不浓不碍肉。平坦者,无高低不均之患。若四岸高低不均,此上便有空缺不着肉处,即生泡。切记之。   凡敷贴接骨等膏药,仍疼痛不止者,可加乳香、没药、枫香、白芷、肉桂、南星、独活等味,各量加些于药中敷贴,其肉温暖,疼痛即住。如刀斧伤者,去肉桂、南星、独活。   凡刀斧伤者,看轻重用药。如轻者,只用补肌散掸;重者,宜用封口药掸,紧缚住;如伤最重者,外用散血膏敷贴。   凡被杖打肿痛而未破者,先用棱针挑出黑血,若已破者不须出血,只用撒地金钱、山薄荷、地薄荷、生地黄、猪 咛叶、泽兰叶、血见愁,捣烂敷贴。   凡治刀斧金刃打扑,从高跌堕,皮肉破损而伤重者,中间用封口药掸破处,或补肌散亦其四边用截血膏箍住,使新血不来潮,此秘传之妙诀也。凡用敷贴等草药,皆要临时生采新鲜者用之有效。如出远路、讨不便者,可为末用,然终不及生采者为胜。如无草药讨处,就用君臣药接缚之。   愚按:草药皆本草所载,故并录无遗。倘于穷乡僻壤,亦可选而用之,其效一也。   损伤总论   耀山曰:凡久视则伤血,久卧则伤气,久坐则伤肉,久立则伤骨,久行则伤筋,喜则伤怒则伤肝,悲则伤肺,惊则伤胆,醉饱入房则伤精,竭力劳作则伤中,此皆无形之伤。而跌打损伤,则有形之伤也。然伤虽有形,而亦有隐于无形。即如亡血瘀血之分,内因外因之别,已难混同;且外遇跌扑诸伤之异,内有七情兼损之殊,更宜体究。若不条分缕晰,稍存疑之见,措手殊难。如登高堕下,其人必惊,惊则气陷;争斗相打,其人必怒,怒则气逆;戏耍跌扑,其气必散;极刑鞭扑,其气必结;拳手之伤,肌损血滞而轻;金石之伤,骨折筋断而重;甚至汤烫皮脱,火烧肉焦,虽伤之小焉者,亦不可不立有专条。余不揣鄙陋,详考群书,类分诸伤,先叙所受之因,后引已验之方,此集虽医家之末技,亦治伤之首务也。   金刃伤   耀山曰:凡金刃伤,失血之症也,有轻重浅深之分。如出血太多,脉宜安静,最忌躁促经云:金疮出血,沉小者生,浮大者死。伤口平置,不辨可明;若伤深而重者,症必大脉已伤,血飞筋断也。宜服八珍、十全等汤补之,甚者独参汤。素有热者,兼以凉血;因有怒者,兼以清肝;烦渴昏愦者,定心补脾;筋骨拘挛者,滋肾补血。其伤处必将自己小便淋洗,如伤久欲换敷药,亦以小便洗之,功能止痛不溃,即见水亦无碍。如轻浅之伤,血止即痊,后虽溃烂,亦无大害。所集止血药方,备述以便选用。   《集证》云:凡杀伤不透膜者,以乳香、没药各一皂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煎半温服,然后用花蕊石散或乌贼鱼骨为末,敷疮口上即止。昔推官宋 ,定验两处杀伤,气偶未绝,亟命保甲取葱白,热锅炒热,遍敷伤处,继而呻吟,再易葱白,伤者无痛矣。   《陈氏选粹》云:凡临阵致伤,轻重不同。诸集载方皆治其外者,已试之法以涂抹固无;但交锋之人,呼吸生死,兼之被伤,神思不免昏迷。若出血过多因至愦乱者,则大剂参、、归、术、芎、地之药,必须多服,安得专治其外而忘其内者。若至变症,又当于恶候各条参酌焉。   《延寿方》:治金疮出血不止,用冷水浸之即止。或用热汤,以故布蘸汤罨之,亦止。   《梅师方》:治血出不止,取葱炙热,挪汁涂之即止。如肿痛者,用生牛膝捣敷立止,又用桑柴灰筛细敷之。若出血甚多而冷者则杀人,宜炒盐三钱,酒调服之。   《异苑方》:用活鹿草,即土牛膝叶,治金疮折伤敷之效,一名地菘。   《广利方》:用白芍药一两,熬黄为末,用酒或米饮服二钱,渐加之,仍以末敷疮口即良验。或用麒麟竭末敷之立止。如刀斧损伤者,用新桑皮烧灰,和马粪涂之疮上,数易,亦可煮汁服之。   《集简方》:治刀斧伤,用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嚼烂亦可,或荷叶烧研搽之,或用韭汁和风化锻石,日干为末敷之效,或用香炉灰罨之,止血生肌。   《事林广记》:治金疮出血,用云母粉敷之,妙绝。   《积德堂方》:用寒水石、沥青等分为末,干掺之,勿犯水。寄园云:沥青同半夏末之,且不痛而无瘢。   《医学集成》:治金疮,以石炭研末浓敷之。疮深不宜速合者,加滑石掺之。石炭,即今之煤石也。   《救急方》:用白矾、黄丹等分为末,敷之最妙。   《永类钤方》:治血出不止,以嫩紫苏、桑叶同捣贴之。   孟诜《食疗》:治出血不止,用小蓟苗捣烂涂之。   《袖珍方》:治金疮痛不可忍者,用篱上婆婆针袋儿,擂水服,仍以渣罨疮口立效。   《笔峰杂兴》:治金疮,用何首乌末敷之即止,神效。   《儒门事亲》:治金疮血出,用白薇为末贴之。   蔺氏《经效方》:治金疮血出不止,用生面干敷之,五、七日即愈。   《百一方》:治金疮出血,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痛立可止,更无瘢痕也。   崔元亮方:用石榴花半斤,锻石一升,捣和阴干,敷之立止。   唐瑶《经验方》:用沥青少加生铜屑,掺之立愈。   《急救方》:治刀伤血出不止,用紫藤香,即降香佳者,瓷瓦刮下,石碾碾细,敷之血,又无瘢痕。若刀刃伤痛不可止,用好鸡骨炭,掷地上铿然有声者,与松香透明者,等分捶成一块,再多用老韭菜汁拌入阴干,如此拌捶三、四遍后,为细末收贮,上巳、端午、七夕等日制之,敷患处痛立止,完好如常。若血流不止,用千年锻石掺之,或生半夏末研敷,或用干面和白糖撒伤处皆效。   《食物本草》:治刀杖金疮,用天鹅绒毛贴之,立愈。   《扶寿方》:用生姜嚼敷,次日即生肉,甚妙。   《济急方》:用白芨、 石膏等分为末掺之,亦可收口。   《胜金方》:用灯心嚼烂敷之,立止。   坠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