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 第 47 页/共 48 页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为诸经水断绝,血结胞门。或绕脐疼痛,状如寒疝;或痛在关元,肌若鱼鳞;或阴中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或下气街;此皆带下。万病一言,察其寒、热、虚、实、紧、弦、行其针药,各探其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知之?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芎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牡丹皮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日三服,每服一升,温饮之。
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或一月再经者,王瓜根散主之。阴肿者,亦主之。
王瓜根散方
王瓜根三分芍药三分桂枝三分(庶/虫)虫三枚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匙,日三服。
妇人半产若漏下者,旋覆花汤主之;脉虚弱者,黄芪当归汤主之。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黄芪当归汤方
黄芪三两当归半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妇人陷经,漏下色黑如块者,胶姜汤主之。
胶汤姜方
阿胶三两地黄六两芎二两生姜三两(切)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
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或经后产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阿胶汤主之。
大黄甘遂阿胶汤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纳胶烊消,温顿服之。
妇人时腹痛,经水时行时止,止而复行者,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干个(去翅足)桃仁三十个大黄三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妇人经水闭,脏坚癖,下白物不止,此中有干血也,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
右二昧,末之,炼蜜为丸,枣核大,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证,腹中气血如刺痛者,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
红蓝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斗,煎减半,去滓,分温再服。
妇人腹中诸病痛者,当归芍药散主之;小建中汤亦主之;当归芍药散见前。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干二枚(劈)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
贤气丸方
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温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增,至二十五丸。
妇人阴寒,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一两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棉裹纳阴中,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