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 - 第 29 页/共 48 页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方见前)
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木通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二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匙,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方见上)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足阳明。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二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分温六服。(白粉即米粉)
少阴病,二三日咽中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右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
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痛,脉反浮者,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方
半夏(洗)桂枝甘草(炙)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匙,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右五味,以水三升,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滓,纳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用。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