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麻痧初编 - 第 5 页/共 25 页

治脾胃虚弱,吐泻不思乳食。   人参茯苓(去皮)白术陈皮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生姜大枣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   附《颅囟经》   和平饮子   治小儿初生日,与:人参茯苓甘草升麻(各一分)上水煎,时时与之,临时冷加白术,热加芒硝。   益黄散   (又名补脾散)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及治脾疳腹大身瘦。   陈皮(一两,去皮)丁香(二钱),一方用木香诃子(炮,去核)青皮(去白)炙甘草(各五钱)上为末,三岁儿一钱半,水半盏,煎三分,食前服。   白术散   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但欲饮水,乳食不进。   人参(二钱五分)白茯苓白术(炒)藿香叶葛根(各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上咀,每服三钱,水煎,热甚烦渴去木香,《本事方》。   白术散   治小儿呕吐,脉迟细有寒,白术人参(各二钱五分)半夏曲(二钱)茯苓干姜甘草(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擘去核,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日二三服。   泻白散   治肺实热盛,咳嗽气急痰喘。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炙甘草(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阿胶散   (又名补肺散)治肺虚咳嗽,气粗喘促口渴。   阿胶(一两五钱,麸炒)黍粘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焙)杏仁(七个,去皮尖炒)糯米(一两,炒)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曾氏《活幼心书》   补肺散   去黍粘子,加茯苓。   地黄丸   (又名六味丸)治肾怯失音,HT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虚证。   熟地黄(八钱,酒洗)山萸肉山薯蓣(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去皮)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二十丸。   寇氏《全幼心鉴》去泽泻加人参鹿茸名参茸地黄丸,治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解颅语迟,齿生缓,行步多艰。   生犀角汁   治疮疹不快,吐血衄血。   生乌犀角(磨汁)   玉露散   (又名甘露散)治伤热吐泻,汗退场门渴,脉浮洪大。   寒水石石膏(各半两)生甘草(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匙,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   甘桔汤   治小儿肺热。   桔梗(二两)甘草(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加荆芥防风名如圣汤。   董氏《斑诊备急方》加恶实麦门冬,亦名如圣汤。   阎氏孝忠附方   小儿耳冷KT冷,手足乍冷乍热,面赤,时嗽嚏惊悸,此疮疹欲发也。未能辨认,间服升麻葛根汤,消毒散,已发未发皆宜服;仍用胡荽酒,黄柏膏;暑月烦躁,食后与白虎汤,玉露散;热盛与紫雪;咽痛或生疮与甘桔汤,甘露饮子。余根据钱氏说。   大人同。   升麻葛根汤   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并宜服之。   升麻干葛芍药甘草(各半两,炙)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   《千金方》无甘草有黄芩,名   四物解肌汤   ,治少小伤寒。   消毒散   治疮疹未出;或已出,未能匀遍,又治一切疮。凉膈去痰治咽痛。   牛蒡子(二两,炒)甘草(半两)荆芥穗(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   《活人书》   鼠粘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