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正义 - 第 224 页/共 226 页

○彘,直例反。   [疏]注“彘武”至“可执”。   ○正义曰:依礼,小国执牛耳。武伯得季羔之言,以鄫衍则大国执,发阳则小国执,小国执之,既合古典,武伯自以鲁,是小国故云“然则彘也。”杜以有传有小国大国之执,故云据时执者无常。刘炫以为小国恒执牛耳,何得云:“执者无常”?若如刘意,季羔直举发阳,何须云:“鄫衍之役,吴公子姑曹”?横规杜过,非也。   宋皇瑗之子麇,瑗,宋右师。   ○瑗,于眷反。麇,九师反。有友曰田丙,而夺其兄酁般邑以与之。酁般愠而行,告桓司马之臣子仪克。克在下邑,不与魋乱,故在。   ○酁,仕咸反。愠,纡问反,怒也。不与,音预。子仪克適宋,告夫人曰:“麇将纳桓氏。”公问诸子仲。子仲,皇野。初,子仲将以杞姒之子非我为子。为適子。杞姒,子仲妻。   ○姒音似。適子,丁历反。麇曰:“必立伯也,伯,非我兄。是良材。”子仲怒,弗从,故对曰:“右师则老矣,不识麇也。”言右师老,不能为乱,麇则不可知。公执之。执麇。皇瑗奔晋,召之。召令还。   ○令,力呈反。   【传】十八年,春,宋杀皇瑗。公闻其情,复皇氏之族,使皇缓为右师。(言宋景公无常也。缓,瑗从子。   ○缓,户管反。从,才用反。)   [疏]注“言宋”至“从子”。   ○正义曰:《世族谱》“瑗,皇父充石八世孙。缓,充石十世孙”。则为从孙,非从子。二者必有一误。   巴人伐楚,围尤阝。尤阝,楚邑。   ○尤阝音忧。初,右司马子国之卜也,观瞻曰:“如志。”子国未为令尹时,卜为右司马,得吉兆,如其志。观瞻,楚开卜大夫观从之后。故命之。命以为右司马。及巴师至,将卜帅。王曰:“宁如志,何卜焉。”宁,子国也。   ○帅,所类反。使帅师而行。请承。承,佐。王曰:“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柏举之役,寝尹吴由于以背受戈,工尹固执燧象奔吴师,皆为先君勤劳。   ○燧音遂。为,于伪反。三月,楚公孙宁、吴由于、薳固败巴师于尤阝,故封子国於析。君子曰:“惠王知志。知用其意。   ○薳,于委反。析,星历反。《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逸《书》也。官占,卜筮之官。蔽,断也。昆,后也。言当先断意,后用龟也。   ○蔽,必世反,断也,注同。《尚书》“能”作“克”,克亦能也。“昆命于元龟”,本依《尚书》。   ○断,于乱反,下同。   [疏]“夏书”至“元龟”。   ○正义曰:《夏书》,《大禹谟》之篇也。唯彼“能”作“先”耳。“唯先蔽志,昆命于元龟。孔安国云:“帝王立卜占之官,故曰官占。蔽,断;昆,后也。官占之法,先断人志,后命於元龟。言志定然后卜也。”杜虽不见古文,其解亦与孔合。《周礼》谓“断狱”为“蔽狱”,是蔽为断也。“昆,后也”,《释言》文。   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不疑,故不卜也。   夏,卫石圃逐其君起,起奔齐。齐所立故。卫侯辄自齐复归,逐石圃,而复石魋与大叔遗。皆蒯聩所逐。   【传】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误吴,使不为备)。   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冥,越地。   ○冥,亡丁反。   秋,楚沈诸梁伐东夷,报越。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从越之夷三种。敖,东夷地。   ○敖,五刀反。种,章勇反。   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言敬王能终其世,终苌弘言东王必大克。叔青,叔还子。   ○“敬王崩故也”,案传敬王崩在此年,《世本》亦尔。《世族谱》云“敬王四十二年崩。敬王子元王十年,《春秋》之传终矣”。据此,则敬王崩当在哀公十七年。《史记 周本纪》及《十二诸侯年表》,敬王四十二年崩,子元王仁立。则敬王是鲁哀十八年崩也。《六国年表》起自元王,乃《本纪》皆云,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定王元年,是鲁哀公之二十七年,与杜预《世族谱》为异。又《世本》云,鲁哀公二十年,是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则定王之崩年,是鲁哀二十七年也。众说不同,未详其正也。   [疏]注“言敬”至“大克”。   ○正义曰:自十六年以来,经文巳终,传无所解。当时之事,亦不书记。所记者,为终竟前事。叔青如周,计不应录,为终苌弘之言,故录之耳。苌弘言在昭二十三年。此“叔青如京师”,自为敬王崩。未知敬王何年崩也。《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四十三年敬王崩。则敬王崩在他年也。《周本纪》云,敬王崩,子元王立,八年崩,子定王立。《六国年表》定王元年,《左传》尽此,则传以定王元年终矣。杜《世族谱》云“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获麟之岁也。四十二年而敬王崩,敬王子元王十年,《春秋》之传终矣”。与《史记》不同者。但《史记》世代年月,事多舛错,故班固以文多牴牾谓此类也。案《世本》“敬王崩,贞王介立。贞王崩,元王赤立”。宋忠注引“《太史公书》云‘元王仁生贞王介’,与《世本》不相应,不知谁是”。则宋忠不能定也。又《帝王世纪》敬王三十九年,《春秋》经终。四十四年敬王崩,子贞定王立。贞定王崩,子元王立。是《世本》与《史记》参差不同。良以书籍久远,事多纰缪,故杜违《史记》,亦何怪焉?刘炫以杜与《史记》不同而规其过,未知刘意能定与否。   【传】二十年,春,齐人来徵会。夏,会于廪丘。为郑故,谋伐晋。(十五年,晋伐郑。   ○廪,力甚反。为,于伪反,下“为降”同。)郑人辞诸侯。秋,师还。(终叔向言晋公室卑。)   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吴子弗听。出居于艾,艾,吴邑。豫章有艾县。   ○艾,五盖反。遂適楚。闻越将伐吴,冬,请归平越,遂归。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言其不量力。   ○说,如字,又音悦。   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於丧食。赵孟,襄子无恤,时有父简子之丧。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暱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楚隆,襄子家臣。   ○暱,女乙反。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黄池,在十三年。先主,简子。质,盟信也。   ○质,如字。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嗣子,襄子自谓。欲敌越救吴。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尝,试也。乃往。先造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展,陈也。   ○造,之到反。间,间厕之间。夏,户雅反。共音恭。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珠,箪,小笥。   ○难,乃旦反。箪,音丹。笥,终嗣反。   [疏]注“箪小笥”。   ○正义曰:郑玄《曲礼注》云:“箪、笥,盛饭食者。圆曰箪,方曰笥。”宣二年赵盾见饿人为之箪食,注云:“箪,笥也。”不言小。此言“小笥”者,以盛珠之器,不宜与盛饭器同,故云“小”耳。   使问赵孟,问,遗也。   ○遗,唯季反。曰:“勾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王曰:“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以自喻所问不急,犹溺人不知所为而反笑。   ○勾,古侯反。溺,乃历反。史黯何以得为君子?”晋史黯云:“不及四十年,吴当亡。”吴王感问此也。   ○黯,於减反。对曰:“黯也,进不见恶,时行则行。退无谤言。”时止则止。   ○谤,博浪反。   [疏]“对曰”至“谤言”。   ○正义曰:为时所用,进在朝廷,言行无愆,不见怨恶,言人无恶之者。时所不用,退归私室,则无诽谤之言,故得君子之名也。杜解进退之由,由时。可行则行,故有进时;可止则止,故有退时。《易 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言史黯行如此也。   王曰:“宜哉!”   【传】二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越既胜吴,欲霸中国,始遣使適鲁。   ○使,所吏反。)   秋,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齐人责稽首,责十七年齐侯为公稽首,不见答。顾,齐地。   ○为,于伪反,年未及注同。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皋,缓也。高蹈,犹远行也。言鲁人皋缓,数年不知答齐稽首,故使我高蹈来为此会。   ○皋,古刀反。数,所主反,注同。觉,音角,又古孝反。蹈,徒报反。   [疏]注“皋缓”至“此会”。   ○正义曰:《士丧礼》始死复魂之辞云“皋某复”,郑玄云:“皋,长声也。”皋者,缓声而长引之,是皋为缓也。高蹈,高举足而蹈地,故言犹远行也。此“盟于顾”,顾是齐地。行不出竟而言远者,止为鲁不稽首而为此会,虽近犹恨,故以远言之耳。   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二国,齐、邾也。言鲁据周礼,不肯答稽首,令齐邾远至。   ○令,力呈反。是行也,公先至于阳谷。先期至也。   ○先,悉荐反。齐闾丘息曰:“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息,闾丘明之后。群臣将传遽以告寡君。比其复也,君无乃勤。为仆人之未次,次,舍也。   ○传,中恋反。遽,其据反。比,必利反。请除馆於舟道。”舟道,齐地。辞曰:“敢勤仆人?”不敢勤齐仆为鲁除馆。   【传】二十二年,夏,四月,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埶父立子。”越人归之,大子革奔越。(邾隐公八年为吴所囚,十年奔齐。)   [疏]“太子革奔越”。   ○正义曰:革为邾君,十馀年矣,仍称为太子者,承其父归之下,故系父言之。   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甬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   ○甬音勇。会,古外反。稽,古兮反。句,九具反;如淳音拘,韦昭亦音恂。洲音州,水中可居曰洲。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以其尸归,终史墨、子胥之言也。   ○焉,於虔反。缢,一赐反。   [疏]“越灭”至“以归”。   ○正义曰:《吴语》说此事云:“越师入吴国,围王宫。吴王惧,使人行成。越王曰:‘昔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命乎?’乃不许成。因使告吴王曰:‘以民生之不长,王其无死!寡人其达王於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役王年。’夫差辞曰:‘孤之身,实失宗庙社稷。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孤何以视於天下?’夫差将死,使人告於子胥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有知也,吾其何面目以见员也!’遂自杀。”   【传】二十三年,春,宋景曹卒。(景曹,宋元公夫人,小邾女,季桓子外祖母。)   [疏]注“景曹”至“祖母”。   ○正义曰:宋景曹者,宋景公之母,姓曹氏也。昭二十五年传云:“季公若之姊为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生子以妻李平子。”此曹是平子之妻母,故为桓子外祖母也。今康子是桓子之子,父之外祖母卒,故“使冉有吊,且送葬”。妇人多以姓系夫,此以景公见在,遣吊景公,故系其子小邾姓曹姓,故称“景曹”。   季康子使冉有吊,且送葬,曰:“敝邑有社稷之事,使肥与有职竞焉,肥,康子名。竞,遽也。   ○与音预。是以不得助执紼,使求从舆人,求,冉有名。舆,众也。   ○紼音弗。舆音馀。曰:‘以肥之得备弥甥也,弥,远也。康子父之舅氏,故称弥甥。   [疏]注“弥远”至“弥甥”。   ○正义曰:弥者,增益之义,故为远也。《释亲》云:“母之昆弟为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季桓子为景公之甥,景公为康子父之舅氏也。桓子於景公为亲甥,故康子致辞於景公,自以为弥远之甥。   有不腆先人之产马,使求荐诸夫人之宰,荐,进也。   ○腆,荐进反。其可以称旌繁乎!’”称,举也。繁,马饰繁缨也。终乐祁之言,政在季氏。   ○繁,步干反,注同。   夏,六月,晋荀瑶伐齐,荀瑶,荀烁之孙知伯襄子。   ○知音智。高无帅师御之。知伯视齐师,马骇,遂驱之,曰:“齐人知余旗,其谓余畏而反也。”及垒而还。将战,长武子请卜。武子,晋大夫。   ○御,鱼吕反。垒,力轨反。知伯曰:“君告於天子,而卜之以守龟於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且齐人取我英丘,君命瑶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治齐取英丘。   ○守,手又反。祧,他彫反。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壬辰,战于犁丘。犁丘,隰也。   ○隰,音习,本亦作“湿”。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颜庚,齐大夫颜涿聚。   ○涿,丁角反。   秋,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越诸鞅来聘,报叔青也。   ○始使,所吏反。   【传】二十四年,夏,四月,晋侯将伐齐,使来乞师,曰:“昔臧文仲以楚师伐齐,取穀;(在僖二十六年。)宣叔以晋师伐齐,取汶阳。(在成二年。   ○汶音问。)寡君欲徼福於周公,原乞灵於臧氏。”(以臧氏世胜齐,故欲乞其威灵。   ○徼,古尧反。)臧石帅师会之,取廪丘。(石,臧宾如之子。)军吏令缮,将进。(晋军吏也。缮,治战备。   ○缮,市战反。)莱章曰:“君卑政暴,(莱章,齐大夫。   ○莱音来。)往岁克敌,(禽颜庚。)今又胜都,(取廪丘。)天奉多矣,又焉能进?是躗言也。(躗,过也。   ○奉,扶用反。焉,於虔反。躗,户快反,谓过谬之言;服云,伪不信言也。《字林》作“躗”,云:梦言,意不慧也,音于例反。)   [疏]注“躗过也”。   ○正义曰:服虔云:“躗,伪不信也”。注云“躗,过谬言也”,俱是不实之义,各自以意训耳。   役将班矣。”晋师乃还,饩臧石牛。生曰饩。   ○饩,许器反。大史谢之,晋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