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417 页/共 976 页
兹 【申集上】【艸字部】 茲 〔古文〕□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刔 【子集下】【刀字部】 刔 【集韻】古穴切,音決。【玉篇】剔也。
劽 【子集下】【力字部】 劽 【集韻】力蘖切,音列。有力也。
再 【子集下】【冂字部】 再 【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又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冞 【子集下】【冖字部】 冞 【唐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正韻】綿兮切,□音彌。【說文】周也。从网,米聲。【徐曰】网卽周布之意。今文作冞。【廣韻】人也,周行也。【詩商頌】冞入其阻。【韻會】深也,冒也。又扞冞,國名,在大宛東。【史記大宛傳】東則扞冞于寘。【正韻】與穼字不同。穼音森,从穴从木。冞从冖从米。从木誤。□,同朶。
萓 【申集上】【艸字部】 萓 【集韻】魚羈切,音宜。【玉篇】萓莮草卽鹿蔥也。本作宜。
苸 【申集上】【艸字部】 苸 【玉篇】火烏切【篇海】音呼。草名。
億 【子集中】【人字部】 億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音臆。數名,十萬曰億。一說億數不定。【禮內則降德于衆兆民疏】算法,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小數以十爲等,十萬爲億,十億爲兆也。大數以萬爲等,萬至萬,是萬萬爲億也。 又安也。【左傳昭二十一年】伶州鳩曰:心億則樂。又【三十年】盍姑億吾鬼神。 又料度也。【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億逞。【論語】億則屢中。 又供億,謂供其匱乏,使之安也。【左傳隱十一年】寡人惟是一二父兄,不能供億。 又【吳幼淸云】億,賭錢也。以意猜度,如漢人射覆之類,故曰億。 又與臆通。【前漢平都侯相□】餘悲憑億。考證:〔【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以億逞。〕 謹照原文省以字。 〔【左傳隱十一年】寡君惟是一二父兄,不能供億。〕 謹照原文寡君改寡人。
傕 【子集中】【人字部】 傕 【集韻】訖岳切,音角。姓也。 又人名。後漢李傕。
儒 【子集中】【人字部】 儒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襦。學者之稱。【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又侏儒,短人也。 又侏儒,柱名,與株檽同。【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 又與偄同。【隸釋魯峻孟郁□】儒作偄。
净 【子集下】【冫字部】 凈 【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
僺 【子集中】【人字部】 僺 【集韻】七肖切,音悄。僥俏,長貌。
儢 【子集中】【人字部】 儢 【廣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呂。儢儢,不欲爲也。【增韻】不勉强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儢儢然,離離然,學者之嵬也。
儆 【子集中】【人字部】 儆 【韻會】舉影切,音景。戒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春秋宣十二年】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亦與警通。 又【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音競。義同。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五各切【集韻】逆各切,□音咢。【廣韻】口中斷。與齶同。【集韻】本作齶。或作□。
儇 【子集中】【人字部】 儇 【廣韻】許緣切【集韻】隳緣切,□音翾。慧利也。【揚子方言】疾也。【詩齊風】揖我謂我儇兮。【荀子非相篇】鄕曲之儇子。 又國名。【路史】黃帝之宗有儇國。从暄音。 本作儇。省作儇。
儳 【子集中】【人字部】 儳 【廣韻】士咸切【集韻】【韻會】鋤咸切,□音讒。【說文】儳,互不齊也。 又師次不整。【左傳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司馬子魚曰:聲盛致志,鼓儳可也。【註】乗其陣未成列,急攻之也。 又疾也。【後漢何進傳】進驚馳,從儳道歸營。 又【廣韻】儖儳,惡貌。 又【集韻】仕懺切【韻會】仕陷切,□音。輕言也。 又【禮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註】謂苟且不整肅也。鄭氏曰:可輕賤之貌。 又【集韻】初鑒切,音懺。亦不齊也。又雜言也。【禮曲禮】毋儳言。 又蒼鑒切。蹔也。考證:〔【左傳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司馬子魚曰,聲盛致氣,鼓儳可也。〕 謹照原文致氣改致志。
剓 【子集下】【刀字部】 剓 【集韻】良脂切,音棃。本作剺。【說文】剝也,劃也。【五篇】同剺。
兀 【子集下】【儿字部】 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乎韽切,音陷。餅中肉。
□ 【補遺】【未集】【肉字部】 □ 【集韻】同能。
兰 【申集上】【艸字部】 蘭 【唐韻】落干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干切,□音闌。【說文】香草也。【陸甸云】闌艸爲蘭,闌不祥也。【陸璣詩疏】其莖似藥草澤蘭,廣而長節,漢諸池苑及許昌宮中皆種之。【易繫辭】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三年】鄭文公妾燕姞,夢天與蘭,曰: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爲佩。【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 又【本草】木蘭。【屈原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 又【管子小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註】蘭卽所謂蘭錡,兵架也。 又脈也。【史記扁鵲傳】夫以陽入隂支蘭藏者生。【註】支者順節,蘭者橫節。隂支蘭,膽藏也。 又布名。【華陽國志】蘭干細布。蘭干,獠言紵也。 又人名。【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張堪註】凡物不知生謂之蘭。【殷敬順曰】《史記》無符傳出入謂之闌。此蘭子謂以技妄遊,義與闌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太守蘭廣。 又萑蘭。【前漢息夫躬傳】涕泣流兮萑蘭。【註】萑蘭,淚闌干也。 又芄蘭。【揚子太□經】陽氣親天,萬物芄蘭。【註】芄蘭,茂密也。 又通欄。【後漢東夷傳】徙于馬蘭。【註】蘭卽欄。 又通斕。【吳志孫權傳】童謠曰:黃金車,斑蘭耳。 又【韻補】陵延切,音連。【宋玉招】川谷徑複流潺湲,光風轉蕙氾崇蘭,經堂入奧塵朱筵。
公 【子集下】【八字部】 公 〔古文〕【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又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又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又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又婦謂舅曰公。【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又尊稱曰公。【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又相呼曰公。【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又事也。【詩召南】夙夜在公。【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又星名。【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又姓。【韻會】漢有公儉。又諡法,立志及衆曰公。又與功通。【詩小雅】以奏膚公。【大雅】王公伊濯。又【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伂 【子集中】【人字部】 伂 【廣韻】【集韻】【韻會】□博蓋切,音貝。顚伂。今作沛。
僉 【子集中】【人字部】 僉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千廉切,音籖。皆也,咸也。衆共言之也。【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又【揚子方言】自山而東,五國之郊曰僉。 又連枷亦曰僉,打穀具也。 【總要】亼部僉从亼从吅會意。合集衆口,詢謀相从之義。
儨 【子集中】【人字部】 儨 【篇海】音質。正也。◎按《集韻》有懫無儨,儨註與懫同。疑卽懫字之譌。
優 【子集中】【人字部】 優 【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爾雅釋訓】優優,和也。【詩商頌】敷政優優。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又優游,和柔也。【詩大雅】優游爾休矣。 又【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傳】渥也。【箋】寬也。 又【說文】饒也。又饒洽也。【詩小雅】旣優旣渥。又有餘力也。【論語】仕而優則學。 又勝也,對劣之稱。 又【小爾雅】優,多也。 又【正韻】調戲也。【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又伊優,屈曲佞媚貌。 又倡優。【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又【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爲優。【正義】優者,戲名也。【晉語】有優施。【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又姓。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亞音鴉。 又通作要,平聲。【禮深衣】要縫半下。【鄭註】要或爲優。
储 【子集中】【人字部】 儲 【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如切【正韻】長魚切,□音除。偫也。【淮南子主術訓】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 又副也。【南齊書】太子曰東儲。 又儲胥,猶言御苑也。【張衡西京賦】旣新作于迎風,加露寒與儲胥。【註】武帝先作迎風館,後加露寒,儲胥二館。 又儲與,卽容與。【淮南子俶眞訓】儲與扈冶。一作諸與。【揚雄羽獵賦】儲與乎大浦,聊浪乎宇內。【服虔曰】儲與,相羊也。與,音餘。聊浪,放浪也。 又姓。
催 【子集中】【人字部】 催 【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儌 【子集中】【人字部】 儌 【廣韻】古了切,音繳。【玉篇】儌,行也。 又【集韻】堅堯切,音澆。儌幸,覬非望也。 【毛氏曰】儌倖,字本作儌,後人又以邊徼之徼爲儌倖之儌,相承亂久矣。
僂 【子集中】【人字部】 僂 【廣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說文】尫也。【六書故】曲背也。別作瘻。【穀梁傳成元年】曹公于手僂。【淮南子地形訓】西方高土,其人面末僂修頸,卬行。【白虎通】周公背僂。【莊子達生篇】痀僂承蜩。 又屈也。【荀子儒效篇】雖有聖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又曲薄曰聚僂。【莊子達生篇】聚僂之中,則爲之。【註】曲而可以聚物曰聚僂,畚筥之類是也。 又【集韻】【韻會】□郞豆切,樓去聲。僂佝,短醜貌。 又【集韻】【韻會】□隴主切,音縷。義同。 又僂句。【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註】僂句,龜所出地名。 又【韻會】龍遇切,音慮。義同。 【集韻】作軁。
僯 【子集中】【人字部】 僯 【集韻】里忍切,鄰上聲。慚恥也。
僵 【子集中】【人字部】 僵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良切,音姜。仆也,偃也。【莊子則陽篇】推而僵之。一作强。通作傹。 又叶居戎切,音躬。【易林】小窻多明,道里利通。仁賢君子,國安不僵。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篇海類編】同肐。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五音篇海】同耽。
入 【子集下】【入字部】 入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冓 【子集下】【冂字部】 冓 【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說文】交積財也。象對交之形。又【韻會】數也。十秭曰冓。又【韻會】邑名。又中冓,宮中構結深密之處。【詩鄘風】中冓之言。【前漢梁共王傳】聽聞中冓之言。【註】應劭曰:中冓,材構在堂中。顏曰:舍之交積材木,蓋閫內隱奧處。
凸 【子集下】【凵字部】 凸 【唐韻】陀骨切【集韻】陁沒切,□豚入聲。出貌。【杜甫詩】雲靁心凸知難捧。【杜牧詩】酒凸觥心瀲灩光。又【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韻】【集韻】【韻會】□徒結切,音迭。高也。
浂 【巳集上】【水字部】 浂 【字彙補】余日切,音逸。涯也。
佅 【子集中】【人字部】 佅 【廣韻】莫話切【集韻】莫敗切,□音賣。樂名。【班固東都賦】僸佅兜離。【禮明堂位】作昧。【周禮】作□,義同。考證:〔【廣韻】莫話切,【集韻】莫敗切,□音賣。藥名。〕 謹照東都賦註,藥名改樂名。
冤 【子集下】【冖字部】 冤 【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鴛。【說文】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廣韻】枉曲也。【史記于定國傳】張釋之爲廷尉,天下無冤民。定國爲廷尉,民自以不冤。又冤句縣。【韻會】在曹州。句音劬。【正韻】亦作寃。
茡 【申集上】【艸字部】 茡 【玉篇】同芓。
債 【子集中】【人字部】 債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賣切,齋去聲。【說文】負也。今俗負財曰債。【前漢鼂錯傳】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谷永傳】爲人起債分利受謝。 又通作責。【周禮天官小宰】八成經邦治,四曰聽稱責。【戰國策】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史記】作收債。【前漢高帝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讀如債。
僔 【子集中】【人字部】 僔 【廣韻】兹損切【集韻】【正韻】祖本切,□尊上聲。【說文】聚也。引《詩》僔沓背憎。◎【按】今《詩小雅》作噂。又《周禮秋官》朝士族談者。註:噂,語也。噂僔義通。 又【廣韻】衆也。 又恭敬也。【荀子仲尼篇】主尊貴之,則恭敬而僔。 又人名。徐陵第四子名僔。考證:〔周禮天官朝士族談者註,噂,語也。〕 謹照原書天官改秋官。
儛 【子集中】【人字部】 儛 【集韻】同舞。【莊子在宥篇】鼓歌以儛之。【楚辭九歌】丘陵翔儛。【註】山丘踴躍而歡喜也。 又朝儛,齊山名。 又儛衞。【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夾而搖之註】今人以指夾矢儛衞是也。儛衞謂挾搖聲,試矢者,以指撚箭鏃,去有聲,以徵其直也。
□ 【備考】【未集】【肉字部】 □ 【五音篇海】同脉。
備 【子集中】【人字部】 備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避。成也。【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告備。 又咸也,副也。【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 又先具以待用也。【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 又足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 又【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 又盡也。【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又長兵曰備。【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 又搔也。【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註】須直謂頤下須,備謂搔也。搔音爪。 又姓。 又叶蒲必切,音弼。【詩小雅】禮儀旣備,鐘鼓旣戒。戒音吉。考證:〔【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則告備。〕 謹照原書大司樂改樂師。凡樂下增成字。〔【禮月令】季秋之月,命冢宰,農事備收。〕 謹照原文命字上增乃字。
冐 【子集下】【冂字部】 冐 【篇海】俗昌字。
儃 【子集中】【人字部】 儃 【廣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蟬。態也。又儃佪,不進貌。【楚辭九章】欲儃佪以干傺。 又【正韻】徒亶切,壇上聲。儃儃,舒閒貌。【莊子田子方】儃儃然不趨。 又【集韻】徒案切,音憚。徒也,語辭。亦作但亶。 又時戰切,音繕。傳與也。【揚子法言】允哲堯儃舜之重。【註】與禪同。
傸 【子集中】【人字部】 傸 【廣韻】初丈切【集韻】楚兩切,□音磢。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