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89 页/共 976 页
□ 【未集下】【舛字部】 □ 【類篇】篆文□字。◎按集韻古文□字作□,另載生部。又□。
嘲 【丑集上】【口字部】 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陟交切,音。【說文】謔也。【玉篇】言相調也。【前漢揚雄傳】執蝘蜓而嘲黽龍。 【說文】通作啁。【集韻】或作謿。考證:〔【前漢揚雄傳】執□蜓而嘲黽龍。〕 謹照原文□改蝘。
嘸 【丑集上】【口字部】 嘸 【集韻】斐父切,音撫。【前漢韓信傳】諸將皆嘸然,陽應曰諾。【註】孟康曰:嘸音撫,不精明也。 又【集韻】罔甫切,音武。義同。
嘮 【丑集上】【口字部】 嘮 【廣韻】敕交切【集韻】丑交切,□音。【說文】嘮呶,讙也。 又【玉篇】丑加切,音侘。義同。 又【集韻】虛交切,音哮。同詨。詳言部詨字註。 又郞刀切,音勞。同。詳言部字註。
啍 【丑集上】【口字部】 啍 【廣韻】【集韻】□他昆切,音暾。【說文】本作□,口氣也。【荀子哀公篇】無取口啍。口啍,誕也。 又【詩王風】大車啍啍。【傳】啍啍,重遲之貌。【陸德明音義】啍,他敦反。 又【唐韻】【集韻】□徒渾切,音屯。【廣韻】口氣。 又【詩王風啍啍音義】啍,徒孫反,徐邈讀。 又【集韻】朱倫切,音肫。同諄。【莊子胠篋篇】釋夫恬淡無爲,而悅夫啍啍之意。【註】啍啍,多言者也。 又【集韻】覩猥切,音。謔言。【集韻】或書作噋。
啝 【丑集上】【口字部】 啝 【字彙】戸戈切,音和。順也。見【釋典】。 又【篇海】小兒啼也。
□ 【未集中】【耳字部】 □ 【正字通】字之譌。
啡 【戌集中】【非字部】 啡 【集韻】鋪枚切,音胚。【玉篇】睡聲。 又【集韻】蒲皆切,音排。吹也。 又【廣韻】匹愷切【集韻】普亥切,□音俖。【廣韻】出唾聲。 又【集韻】普罪切,音琣。義同。 又滂佩切,音配。臥息。 又一曰吐聲。
喋 【丑集上】【口字部】 喋 【廣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玉篇】便語也。【集韻】多言也。【史記匈奴傳】嗟土室之人,顧無多辭,令喋喋而佔佔。【註】喋喋,利口也。服虔曰:口舌爲喋。通作諜。【前漢張釋之傳】喋喋,利口。○按《史記》作諜諜。 又【集韻】血流貌。【前漢文帝紀】喋血。【註】師古曰:喋,大頰反,本字當作蹀。蹀謂履涉之耳。○按《史記文帝紀》作啑血。 又【廣韻】【正韻】丁協切【集韻】的協切,□音□。【廣韻】血流貌。【集韻】或作涉。 又【集韻】【韻會】【正韻】□直甲切,音霅。【玉篇】□唼食。【廣韻】啑喋,鳧雁食也。 又【集韻】去涉切,音□。江南謂吃爲喋。【篇海】譌作□。
嘂 【丑集上】【口字部】 嘂 【唐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噭。【說文】高聲也。一曰大呼也。从,丩聲。公羊傳曰:昭公嘂然而哭。○按今《公羊傳昭二十五年》作噭而哭。【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夜呼旦以嘂百官。 又【爾雅釋樂】大塤謂之嘂。【疏】音大如叫呼聲。 【集韻】書作嘂。嘂字中作吅丩吅。
嘄 【丑集上】【口字部】 嘄 【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音驍。【說文】聲嘄嘄也。【前漢伍被傳】狂夫嘄謼於東崖。 又嘄陽,獸名。【淮南子氾論訓】山出嘄陽。【揚雄校獵賦】□嘄陽。 又【集韻】吉弔切,同叫。詳前叫字註。【類篇】別作□。
嘌 【丑集上】【口字部】 嘌 【廣韻】撫招切【正韻】紕招切,□音飄。【詩檜風】匪車嘌兮。【傳】嘌嘌,無節度也。【釋文】嘌又作票,匹遙反。 又【廣韻】疾吹貌。 又【集韻】【韻會】□□遙切,音標。疾也,聲也。 又【集韻】匹妙切,音嫖。車行疾無節也。 又【正字通】《廣韻》讀如瓢。《程大昌演繁露》曰:今世歌曲皆古鄭衞汎濫者,曰嘌唱。嘌音瓢。○按《廣韻》無瓢音,《正字通》誤。 【說文】本作□。
嘖 【丑集上】【口字部】 嘖 【唐韻】【集韻】□士革切,音賾。【說文】大呼也。【廣韻】嘖,叫也。 又與賾通。【左傳定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言,莫之洽也。【註】嘖,至也。【疏】易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謂見其至深之處。賾亦深之義也。謂至于會時,有煩亂忿爭之言,無才辨者,莫之能治也。 又【管子桓公問】名曰嘖室之議。【註】謂議論者言語讙嘖。【荀子君道篇】斗斛敦槩者,所以爲嘖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音責。【廣韻】大呼聲。 又【集韻】嘖嘖,鳴也。【爾雅釋鳥】宵鳸嘖嘖。【釋文】嘖,莊革反。 又【韻會】爭言貌。【左傳定四年釋文】嘖,士責反。一音責。 【廣韻】或作謮。
嘭 【丑集上】【口字部】 嘭 【集韻】蒲庚切,音彭。聲也。
哻 【丑集上】【口字部】 哻 【篇海】胡旰切,音汗。哻睡也。
炚 【巳集中】【火字部】 炚 【篇海】居匡切,音光。明照也。
□ 【未集下】【肉字部】 □ 【字彙補】與肐同。
□ 【未集下】【肉字部】 □ 【集韻】囊何切,音那。雜骨醬也。【五音集韻】通作臡。 又【五音集韻】乃邪切,音爺。鳴物叫聒聲。
啐 【丑集上】【口字部】 啐 【廣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音倅。【說文】驚也。 又【增韻】咄啐,嘑也。 又【玉篇】嘗也。【廣韻】嘗入口。【禮雜記】衆賔兄弟,則皆啐之。【註】啐,嘗也。【釋文】啐,七內反。【儀禮士冠禮】啐醴。 又【廣韻】【集韻】□倉夬切,音嘬。【廣韻】啗也。【禮雜記啐之釋文】啐,又蒼快反,徐邈讀。 又【廣韻】蘇內切【集韻】蘇對切,□音碎。【廣韻】送酒聲。【集韻】聲也。 又【集韻】輸芮切,音稅。小歠。 又摧內切,音。驚也。 又祖對切,音晬。少飲酒也。 又【廣韻】子聿切【集韻】【韻會】卽聿切【正韻】卽律切,□音卒。【玉篇】吮聲。【廣韻】啐□聲。 又【集韻】昨律切,音崒。嘈啐,衆聲也。 又【五音集韻】五割切,音嶭。啐啐□,戒也。【說文】語相呵拒也。或作□。 又【廣韻】才割切【集韻】才達切,□音□。與囋同。詳後囋字註。考證:〔【集韻】祖對切,音晬。〕 謹按集韻祖對切内有睟,無晬。音晬改音睟。
喇 【丑集上】【口字部】 喇 【玉篇】力葛切【集韻】郎達切,□音辢。【玉篇】喝喇,言也。【集韻】喝喇,言急。
喢 【丑集上】【口字部】 喢 【廣韻】山輒切【集韻】色輒切,□音萐。【玉篇】多言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音謵。與呫同。詳前呫字註。 又失涉切,音攝。又敕涉切,音鍤。義□同。 又【廣韻】山洽切【集韻】色洽切,□音霎。小人言也。 又【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音插。義同。
喬 【丑集上】【口字部】 喬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音僑。【說文】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爾雅釋木】句如羽喬。【註】樹枝曲卷,似鳥毛羽。【又】下句曰朻,上句曰喬,如木楸曰喬。【又】小枝上繚曰喬。【書禹貢】厥木惟喬。【傳】喬,高也。【詩周南】南有喬木。【傳】喬,上竦也。 又矛之上句曰喬。【詩鄭風】二矛重喬。【傳】重喬,累荷也。【箋】喬,矛矜,近上及室題所以縣毛羽。 又姓。【後漢光武紀】雲中太守喬扈。 又人名。【戰國策】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註】喬,王子喬。松,赤松。 又通橋。【詩周南喬木釋文】亦作橋喬。 又【廣韻】舉橋切【集韻】居妖切,□音驕。【書禹貢惟喬釋文】喬,徐音驕。又【詩鄭風重喬釋文】喬,居橋反。 又與驕通。【禮樂記】齊音敖辟喬志。【釋文】喬,音驕。本或作驕。又【表記】喬而野。 又【集韻】丘祅切,音蹺。喬詰,意不平。【莊子在宥篇】天下始喬詰卓鷙。【釋文】喬,欽消反,或云去夭反,郭音矯,李音驕。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又祛矯切,音槁。義□同。 又渠廟切,音轎。木枝上曲。考證:〔【戰國策】世之稱孤,而有喬松之壽。〕 謹照原文世之改世世。
嗑 【丑集上】【口字部】 嗑 【廣韻】古盍切【集韻】谷盍切,□音閤。【說文】多言也。从口盍聲,讀若甲。【集韻】嗑嗑,語也。或作□。 又【廣韻】胡臘切【集韻】【韻會】轄臘切,□音盍。【玉篇】噬嗑,卦名。【易序卦傳】嗑者,合也。 又【集韻】多言也。或作□。 又【集韻】【類篇】□迄甲切,音呷。嗑然笑聲。 又【類篇】吸呷也。
嗒 【丑集上】【口字部】 嗒 【廣韻】吐盍切【集韻】【韻會】託合切,□音榻。【廣韻】嗒然忘懷也。【集韻】解體貌。【莊子齊物論】嗒然似喪其耦。 又【廣韻】都合切【集韻】德合切,□音荅。【玉篇】也。【廣韻】嗒。 【集韻】或省作荅。
嗳 【丑集上】【口字部】 噯 【玉篇】烏蓋切【集韻】於蓋切,□音藹。【玉篇】暖氣也。
嗻 【丑集上】【口字部】 嗻 【唐韻】【集韻】□之夜切,音蔗。【說文】遮也。 又【廣韻】多語之貌。 又【集韻】章恕切,音翥。語不要也。 又【集韻】【類篇】□之奢切,音遮。囉嗻,多言也。或作謶。
□ 【未集下】【至字部】 □ 【字彙補】同致。【洞靈經】善事父母之所□也。
噇 【丑集上】【口字部】 噇 【廣韻】宅江切【集韻】傳江切,□音幢。【玉篇】喫貌。【集韻】本作,食無廉也。
噑 【丑集上】【口字部】 噑 【說文】嘷本字。
噧 【丑集上】【口字部】 噧 【唐韻】訶介切【集韻】許介切,□音譮。【說文】高气多言也。从口,蠆省聲。春秋傳曰:噧言。 又【廣韻】【集韻】□他達切,音闥。義同。 又【集韻】許倚切,音□。氣聲。 又一曰多言。 【集韻】亦作□。
噯 【丑集上】【口字部】 噯 【玉篇】烏蓋切【集韻】於蓋切,□音藹。【玉篇】暖氣也。
噿 【丑集上】【口字部】 噿 【廣韻】遵誄切【集韻】祖誄切,□音濢。【廣韻】鳥噿。【集韻】鳥喙。 又一曰鳥聲。
囯 【丑集上】【囗字部】 囯 【正字通】俗國字。
囵 【丑集上】【囗字部】 圇 【字彙】龍春切,音倫。囫圇也。詳前囫字註。
嚕 【丑集上】【口字部】 嚕 【玉篇】力覩切【集韻】籠五切,□音魯。【玉篇】語也。 又【類篇】諂也。 又【正字通】吐嚕猶可惜也。【元梁王女阿詩】吐嚕吐嚕叚阿奴。
喆 【丑集上】【口字部】 喆 【玉篇】同哲。【前漢敘傳】聖喆之治。【後漢皇后紀】詳求淑喆。 又【說文長箋】喆,明也,故明日爲喆朝。俗譌作詰。【正字通】此說迂泥。
喪 【丑集上】【口字部】 喪 〔古文〕□□□□□【廣韻】【正韻】蘇浪切【集韻】【韻會】四浪切,□桑去聲。【玉篇】亡也。 又【正韻】失位也。【論語】二三子何患於喪乎。【註】喪,失位也。【左傳昭二十四年】昭公曰:喪人不佞。 又【廣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郎切,□音桑。【正韻】持服曰喪。【禮檀弓】故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又】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釋文】上喪字平聲,下喪字去聲。 又【廣韻】喪,器也,今謂之柩。【禮曲禮】送喪不踰境。 又姓。【廣韻】楚大夫喪左。【說文】本作□。【廣韻】亦作□。
喾 【丑集上】【口字部】 嚳 【唐韻】苦沃切【集韻】【韻會】枯沃切,□音酷。【說文】急告之甚也。 又【史記五帝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集韻】亦作俈。【史記三代世表】帝俈,黃帝曾孫。
□ 【未集下】【肉字部】 □ 【篇海】蘇干切,音酣。萌肋也。
嗋 【丑集上】【口字部】 嗋 【玉篇】許劫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脅。【玉篇】吸嗋也。【集韻】合也,吸也。【莊子天運篇】予口張而不能嗋。○按《類篇》作□,訛。 又【正韻】嗋赫以口,恐迫人呵欠也。
嗏 【丑集上】【口字部】 嗏 【字彙】初加切,音差。語辭。【正字通】今曲調有之。六書無嗏。
嗛 【丑集上】【口字部】 嗛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蕈切,音歉。【廣韻】猿藏食處。【爾雅釋獸】寓鼠曰嗛。【註】頰裏貯食處。寓謂獮猴之類,寄寓木上。 又【正韻】與歉同。【穀梁傳襄二十四年】一穀不升謂之嗛。【註】嗛,不足貌。【釋文】去簟反。【呂氏春秋】天固有衰嗛廢伏。 又【晉語】嗛嗛之德。【註】嗛嗛,猶小小也。口玷切。或作謙。 又【集韻】下忝切,音鼸。鳥獸頰貯食。 又【唐韻】戸監切【集韻】乎監切,□音銜。【說文】口有所銜也。【史記大宛傳】昆莫生棄于野,鳥嗛肉蜚其上。【註】嗛音銜。【集韻】或作咁。 又與銜同,猶恨也。【史記外戚世家】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註】嗛音銜,漢書作銜。 又【管子弟子職】唯嗛之視,同嗛以齒。【註】食盡曰嗛。齒,類也,謂食盡者,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劉績曰:齒,次序也,如菜肉同盡則先益菜,後益肉也。 又【集韻】【正韻】□苦兼切。與謙同。【前漢藝文志】易之嗛嗛。【註】師古曰:嗛與謙同。又【尹翁歸傳】溫良嗛退。【莊子齊物論】大廉不嗛。【註】至足者,物之去來,非我也,故無所容其嗛盈。 又【集韻】詰叶切,音愜。本作慊,足也。【莊子盜跖篇】口嗛于芻豢醪醴之味。【荀子非十二子篇】嗛然而終日不言。【戰國策】膳啗之嗛于口。【註】嗛,愜也。【又】齊桓公夜半不嗛。【註】嗛,快也,苦劫反。一云言不善食,苦簟反。【史記文帝紀】天下人民,未有嗛志。【註】不滿之意。【漢書】作。考證:〔【穀梁傳襄二十四年】穀不升謂之嗛。〕 謹照原文穀字上增一字。〔【戰國策】膳喢之嗛于口。〕 謹照原文喢改啗。
嗞 【丑集上】【口字部】 嗞 【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兹。【說文】嗟也。【廣韻】嗞嗟,憂聲也。 又【集韻】嗞,听笑也。 又一曰啼不止。
嗢 【丑集上】【口字部】 嗢 【玉篇】乙骨切【唐韻】烏沒切,□音搵。【說文】咽也。【潘岳笙賦】援鳴笙而將吹,先嗢噦以理氣。【註】咽中先噦而理氣也。一曰嗢噦,吐飮之貌。 又【廣韻】複姓,後魏書有嗢盆氏。又三字姓,嗢石蘭氏。 又【集韻】烏八切,音穵。義同。嗢字从口□聲。考證:〔【潘岳笙賦】先嗢噦而理氣。〕 謹照原文而改以。
噀 【丑集上】【口字部】 噀 【韻會】【正韻】□蘇困切,音巽。【韻會】本作僎,噴水也。【後漢欒巴傳註】神仙傳曰:巴爲尙書,正朝大會,巴獨後到,飮酒西南噀之。
噣 【丑集上】【口字部】 噣 【廣韻】【集韻】【韻會】□陟救切,音晝。【說文】喙也。【廣韻】鳥口。【史記楚世家】射噣鳥于東海。【註】索隱曰:噣音晝,謂大鳥之有鉤喙者,以比齊也。【玉篇】引《詩》不濡其噣。亦作咮。○按今《詩》曹風作咮。【集韻】或作注。 又星名。【詩召南小星傳】三心五噣。【釋文】噣,張救反。又都豆反。爾雅云,噣謂之柳。○按今《爾雅釋天》本作咮。 又【廣韻】都豆切【集韻】丁□切,□音□。義同。【廣韻】或作咮。【集韻】或作喙注。 又【廣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音燭。【廣韻】噣□,鳥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竹角切,音啄。【廣韻】鳥生子能自食也。【爾雅釋鳥】生噣雛。【註】能自食。【釋文】噣,竹角反。【戰國策】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集韻】本作啄。 又【集韻】徒谷切,音讀。畢星別名。
烗 【巳集中】【火字部】 烗 【廣韻】苦戒切【集韻】口戒切,□劾去聲。【玉篇】熾也。【廣韻】盛也。同□。 又【集韻】同炌。詳炌字註。 又【集韻】丘哀切,音開。亦熾也。
啀 【丑集上】【口字部】 啀 【廣韻】五佳切【集韻】宜佳切,□音崖。【玉篇】狗欲齧。【廣韻】犬□。【集韻】或作嘊。
啂 【丑集上】【口字部】 啂 【廣韻】【集韻】□乃后切,音。【廣韻】啂,食物。 又【集韻】乳子也。本作。或作□榖□□◎按廣韻啂□三字各分見,義亦小異,集韻合爲一,今兩存之。
啧 【丑集上】【口字部】 嘖 【唐韻】【集韻】□士革切,音賾。【說文】大呼也。【廣韻】嘖,叫也。 又與賾通。【左傳定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言,莫之洽也。【註】嘖,至也。【疏】易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謂見其至深之處。賾亦深之義也。謂至于會時,有煩亂忿爭之言,無才辨者,莫之能治也。 又【管子桓公問】名曰嘖室之議。【註】謂議論者言語讙嘖。【荀子君道篇】斗斛敦槩者,所以爲嘖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音責。【廣韻】大呼聲。 又【集韻】嘖嘖,鳴也。【爾雅釋鳥】宵鳸嘖嘖。【釋文】嘖,莊革反。 又【韻會】爭言貌。【左傳定四年釋文】嘖,士責反。一音責。 【廣韻】或作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