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197 页/共 230 页

泯其所以归自然。两个五百作一贯。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世尊问波斯匿王曰。汝以何相观佛。王曰。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佛实相。观法亦然。法界众生界。   根根尘尘。一切清净。大众。欲识如来大寂灭。   汝但尽攀缘。喝一喝下座。   闭马祖塔上堂。祖宗门下总有关捩子。应机接物。   有开有闭。苟开而不能闭。丧家失计。闭而不能开。   谁辨往来。或开而能闭也。不妨游戏。闭而能开也。   重重善财。或不开不闭时又作么生。大众。   僧堂里随例软饼头。横咬竖咬。喝一喝下座。   上堂。心生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唤作什么作释迦老子。蓦拈起拄杖云。假名三十二八十也空声。   一切人间总强名。卓拄杖下座。   上堂云。又心得自在。盛热复清凉。衲僧如荐得。   珍重法中王。喝一喝下座。   上堂。佛言。舍家出家难。学道见性难。   元来舍家出家难。学道见性复难。如今学道者。如河沙。   见性者未有一二。佛又言。性成无上道。永嘉云。自性天真佛。   云门云。如今诸方多是说心说性。教里才哩。师云。   云门又不许说心说性。佛言性成无上道。且道。佛说底是。   云门说底是。大众。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上堂。知事首座大众。   出入相抛归来依旧南山对北山。忙者自忙闲自闲。闲忙彼此不相关。   依旧水云间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佛法大意。门云。   春来草自青。又僧问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山云。   楚王城畔汝水东流。忽有人问泐潭。如何是佛法大意。向伊道。   久雨不晴。此三转语。有一转语。   可以作诸佛如来之法药。治一切众生病。有一转语。可以作诸祖之秘关。   菩萨直截之要道。有一转语。可以作衲僧解脱大道场。   是禅者放身命处。大众。若择得出。如久客归家。   若择不出。若行人失路。喝一喝下座。   上堂。诸佛如来说。一切众生身中有三大。何者为三。   体大相大用大。又古德云。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   露裸裸赤洒洒没可把。既没可把。唤什么作三大。   莫有人择得出么。若择得出。不妨好手。若择不出。   众生日用而不知。喝一喝下座。   上堂。大众。好雨点点不落别处。且道。落在什么处。   莫是落在法堂前么。莫是落在田野中么。   莫是落在山林间。若是通达底人。神通妙用无可不可。有一般人。   更不求妙悟。但作平常一路实头见解。   又唤做不走作人。此之见解。未出常流。若妙悟明眼底人。   他一一知来处。一一知落处。更不颟顸。大众且道。   落在什么处。久参先德一举便了。后进初机更宜子细。   因雪上堂。举庞居士辞药山因缘。师云。全禅客。   当断不断返遭其乱。且道。全禅客当时合下得什么语。   免被庞公折挫。如今莫有扶持佛事者么。   出来开发大众眼目。亦表自已参学身心。如无。老僧为你说破。   今日腊月初十。山门街坊丐者入寮打叠。   忽有人问诸丐者。巳在寮中时又作么生。良久乃喝云。   相逢不下马。各自有前程。   上堂。今朝又是三月一。大道何曾有得失。   桃花处处灵云心。却笑玄沙弄不出。只这弄不出。罕遇知音。   上堂。今朝七月秋初一。时节循环夏又毕。   衲僧活计拄杖头。去兮住兮无固必。去住自由。且道。   祖意是同是别。只如古人云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意旨如何。   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门云。久雨不晴劄。大众且道。云门一劄。   与德山棒临济喝。是同是别。若道别。祖宗门下岂有两般。   若道同。争柰德山临济云门家风有异。   衲僧到这里如何剖判。若剖判得出。可谓无边刹境。   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一劄。今朝三月二十五。   各自归堂吃茶去。   上堂。举印宗法师问卢行者云。仁者在黄梅。   有何言教旨趣传授。卢曰。彼指授者。唯论见性作佛。   不说禅定解脱无念无为。宗云。   何故不说禅定解脱无念无为。卢曰。况是二法。不是佛法不二之法。宗云。   如何是不二之法。卢曰。如仁者讲涅槃经。明见佛性。   是名佛法不二之法。师云。彼时小巧禅道。早是中半了也。   如今丛林多是唯论禅定解脱无念无为。且道。   六祖底是。如今底是。分即是。不分即是。若分去。有违有顺。   有是有非。若不分。又不辨邪正。埋没我宗乘。   譬如世间道路有直有迂有险有善。   其行路者可行即行可止即止。大众。还识泐潭老僧么。良久云。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喝一喝下座。   师首座时在仰山。结夏小参云。莫有真师子儿。   试出来对众哮吼看。时有僧出礼拜。师云。不知是不是。   是即也大奇。僧问。钟声才动大众云臻。   禁足巳临如何指示。师云。大家在这里。进云。   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师云。多是向言句中转却。进云。一堂风冷淡。   千古意分明。师云。且莫乱道。僧问。承古有言。   众生日用而不知。未审不知个什么。师云道。进云。忽然知后如何。   师云。十万八千。僧提起坐具云。争柰者个何。师便喝。   僧云。好一喝未有断在。师云。吃棒且待别时。复云。   更有问话者么。良久云。洎合放过乃喝。复举拂子云。   耶耶尽十方世界。若凡若圣。若僧若俗。若草若木。   尽向拂子下成佛作祖。无前无后。一时解脱。   还有不解脱者么。设有命若悬丝。又抚掌云。知音者少。   所以此个事。论实不论虚。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若绉毫不尽。   总落魔界。岂不见古人道。平地上死人无数。   过得荆棘林。是好手。   如今人多是得个身心寂灭前后际断一念万年去。休去歇去。似古庙里香炉去。冷湫湫地去。   便为究竟。殊不知。   却被此胜妙境界障蔽自已正知见。不能现前。神通光明不得发露。   或又执个一切平常心是道。以为极则。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此依草附木。不知不觉一向迷将去。忽然问他。我手何似佛手。   便道。是和尚手。我脚何似驴脚。便道。是和尚脚。   人人尽有生缘处。那个是上座生缘处。便道。某是某州人。   是何言欤。且莫错会好。凡百施为须要平常一路子。   以为稳当。定将去合将去。更不敢别移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