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经音义 - 第 385 页/共 480 页

有汪(乌光反古今正字云水大貌也考声水停貌也说文正作[沐*王]从水枉声也)。   锤锻(直追反下音端乱反孔注尚书云锻捶也说文从金段声也)。   百喻集四卷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已上玄应先并不音)   集第四卷   唵米(乌感反字林唵啖也谓向口唵也啖音徒敢反)。   耽毵(苍颉篇作[肆-聿+參]同苏南反毛垂貌也通俗文毛长曰毵毵)。   菩萨本缘集第一卷     玄应撰   薨殒(呼弘反广雅薨亡也尔雅薨死也诸侯死曰薨也)。   抗御(鱼吕反御当也诗云予曰有御侮传曰武臣折冲曰御侮也)。   轨地(古文[彳*九*亍][這-言+九]二形同居美反广雅轨迹也说文车辙也国语轨法也)。   水[泳-永+竇](徒[門@(亞*斤)]反考工记窦崇三尺郑玄曰宫中水道也窦史也空也)。   财贿(古文[貝*每]同呼罪反通俗文财帛曰贿周礼通货贿郑玄曰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第二卷   [捩-犬+乙]碗(又作槅同于责反说文槅把也盈手曰[捩-犬+乙]广雅[捩-犬+乙]持也)。   瞤动(而纶反说文目摇也经文作曘非体也)。   嘿虫(茫北反方言北谓蝙蝠为蟙蟔蜀中名也巴北自关东并名服翼关西名蝙蝠也)。   第三卷   角张(古岳反违戾不顺也经文从目作[目*角]非也)。   怫郁(父勿反怫郁心不安也亦意不舒泄平也)。   坑窖(古效反说文地藏也穿地为室藏五谷也)。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三卷   右此一经并钞前大集等诸大乘经前文本经中并已音训了此不重音但捡本经音义即得。   付法藏传第一卷     玄应   即睎(虚衣反说文曰干曰晞晞干也)。   第二第三(先不音训)   第四卷   窘急(君殒反说文窘迫也诗传曰窘困也)。   第五卷   摩啅罗(敕角反)。   眼睑(君俨反谓眼外皮也)。   锱铢(侧饥反风俗通曰铢六则锤锤晖也二锤则锱锱炽也二锱则两者也)。   第六卷   纯粹(又作睟同私类反说文粹不杂也亦细也易云纯精粹也亦齐同曰粹)。   羸惙(知劣反声类短气貌也惙惙亦忧也)。   坐禅三昧经三卷     惠琳撰   上卷   上蚁蛭(上宜几反尔雅云大曰蚍蜉小曰蚁或作蚁[蠢-春+義]古今正字从虫虫音毁义声下真曰反苍颉篇蛭水虫也一名蜞能嗍人血说文虮也从虫至声也)。   皱眉(上侧瘦反韵诠面皮聚也说文从皮刍字音楚拘反刍声也下美悲反说文目上毛也从目眉之形上象额理也)。   眄睐(上蔑遍反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眄说文邪视也一曰目偏合也从目丐声丐音同上下来岱反广雅睐视也说文童子不正也从目来声也)。   垢圿(下奸拜反考声云圿亦垢古今正字义同从土介声也)。   蹴株(上秋育反苍颉篇蹴蹑也何注公羊云足逆蹋曰蹴说文义同从足就声下陟俱反说文云木根也从木未声也)。   鞭笞(上必绵反顾野王马策曰鞭策音楚革反说文驱驰也从革便声下丑之反汉书音义笞者捶也说文亦击也从竹台声也)。   中卷   鹿[跳-兆+專](时兖反说文[跳-兆+專]腓肠也腓胫肠也亦作腨也从足专声上笼谷反)。   眼[目*夾](尖叶反考声云睑上毛也说文从目夹声或作睫经从妾作睫俗字也)。   克励(吕制反顾野王云励犹勉也杜注左传云励亦劝也说文从力厉音同上厉声也)。   下卷   阶梯(朁低反贾注国语云梯阶也说文亦阶也从木弟声也)。   驶流(上师吏反苍颉篇驶疾也考声云亦马行疾也又速也古今正字义同从马从史声也)。   骏足(遵迅反尔雅骏速也郭注云骏犹迅速也说文马之良才也从马夋声夋音子峻反)。   气噎(下烟结反毛诗传噎不能息也说文饭[口*室]也从口壹声[口*室]音珍栗反)。   身偻(力矩反何注公羊云偻疾也广雅曲也说文尪也从人娄声也)。   踬碍(上知腻反顾野王踬顿也杜注左传踬颠也说文从足质声)。   失[革*(苟-口+用)](下排卖反苍颉韦囊也考声云吹火具也埤苍亦从韦作[革*(苟-口+用)]古今正字从革[苟-口+用]声[苟-口+用]音被经作此橐古字也)。   佛医经一卷     玄应   不訾(又作[病-丙+訾]同子移反訾量也说文思称意也)。   狾狗(字书作狾[狂-王+自]二形又作猘同昌制居世二反狂犬也)。   惟曰杂难经一卷     惠琳撰   受莂(变劣反案考声切韵亦从竹作[竺-二+別]义是审其善恶也或从言作[言*別]经从草作莂恐传写误也)。   喂饥(上奴罪反郑注论语云喂饿也说文从食委声下居宜反尔雅谷不熟曰饥或作此饥也说文从食几声也)。   樘身(上宅茎反广雅樘拒也说文樘柱也从木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