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 第 3 页/共 15 页
我今末后时乘汝 速当至彼不久留
我当不久证菩提 当以法雨润众生
复次一切众生有常法。有人教者即能习学。干陟马王闻此颂已。即便安住。菩萨欢喜便被牵出。梵王帝释。令四天子共扶干陟拥卫菩萨。四天子者。一名彼岸。二名近岸。三名香叶。四名胜香叶皆有威力。诣菩萨所侍立左右。菩萨问曰。谁能将我腾空而出。四天子曰。我等皆能菩萨又曰。汝等有何神力。彼岸报曰。太子当知。尽大地土我犹擎得。亦复将行。近岸复曰。四大海水及诸江河。我今亦能荷负将行。香叶又曰。一切山石我能担负将行。胜香叶又曰。一切林树及诸丛草。能负将行。菩萨闻已以脚案地。令四天子尽力擎之。时四天子。即皆尽力共相动挽。乃至疲乏犹动不得。时四天子尽皆惊愕。白菩萨曰。不知菩萨有大威力。我等若知有是力者。不敢擎之。尔时车匿。闻其菩萨与四天子递相言说。即便趋行至菩萨所。菩萨尔时即乘干陟。时四天子各扶马足。尔时车匿一手攀鞦一手执刀。菩萨诸天威力感故。即腾虚空。宫中善神。既见是已悉皆号哭。泪下如雨车匿见之白菩萨曰。此是雨不。菩萨报曰。此不是雨。是宫中神见我今去。泪下如此。车匿尔时。闻菩萨此言。哽咽歔欷默然不语。菩萨尔时。如象旋顾望其宫中。便自思念。是我末后与诸女人共居一处。今一时别之。不复更尔。复重思念。我若不从东门与父王别。恐生嫌恨责诸兵士不加防守。即诣东门。见其父王睡眠极重。菩萨尔时。绕父王三匝跪礼父足。作是言曰。我今去者非不孝敬。但为生老病死磨灭有情。由是义故。我欲出家证菩提道救济斯苦。作是语已即腾虚空。时释迦大名将军。巡行观察至城东门。忽见菩萨腾在虚空。发声啼哭白菩萨曰。欲何所作欲何所作。菩萨报曰。大将当知。我欲出家。大名将曰此是非法。菩萨报曰。我已曾于三阿僧祇劫。常行苦行求无上菩提。于一切众生拔诸苦难。我今岂得在于宫中。今当一心为法而去。大名释迦。闻是语已即复啼哭。哀哉哀哉。净饭大王及诸释种。苦哉苦哉。虽发大愿欲留太子。徒加爱念。此事便发。释迦大将即说颂曰。
今日净饭王 为子生忧恼
举手叫苍天 悲恨大号哭
耶输陀罗等 及诸大宫人
今别悉达已 常为苦所逼
大名释迦。说此颂已悲泪懊恼。速至耶输陀罗所。以手推耶输陀罗。即说颂曰。
悉达夫欲去 应可生留恋
勿当后时忧 为忆夫愁故
今去极难见 最后相见时
苦哉无人闻 觉去勿罪我
大名释迦。频于内宫遍告众人。了无觉者。悲恼忙惧。复速往彼净饭王所。觉净饭王。即说颂曰。
悉达今欲去 王当速制之
勿于彼后时 为子常忧恼
大名释迦再三觉之。王犹眠睡曾不暂觉。时释梵天等。与无量百千诸天眷属。来诣菩萨。至菩萨所便即围绕。大梵天王及色界诸天。俨然无声在菩萨右。释提桓因及欲界天在菩萨左。或有执持幡盖并奏音乐。或于空中散诸香花供养菩萨。所谓优钵罗花。波头摩花。分陀利花。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栴檀沉水香粖香和香。以散菩萨。复以种种上妙衣服散于空中。复于空中击鼓吹螺作诸倡伎。而作颂曰。
诸天在空中 悉皆大踊跃
抃舞菩萨前 歌赞于菩萨
无边诸天众 揶揄彼魔军
或有作音乐 或有引前者
或复开诸门 或以花来散
或有扶马足 瞻仰随从行
或复左旋绕 或复居左右
多闻及梵释 先引菩萨路
一切威德天 无不随从者
如月在星中 往彼圣者林
是时菩萨。出劫比罗城已。梵释天等皆大欢喜。白菩萨曰。善哉仁者。汝昔长夜如是希求言。我何时获无障碍在闲林中。汝昔有愿。今悉圆满。汝若证得无上道时。摄受我等。菩萨曰。如汝所愿。尔时菩萨。如象王右顾观诸天等。作是颂曰。
不证无上道 了知诸佛法
不复重来归 入此劫比城
是时菩萨。以二更中。行十二逾膳那。从马而下。即解璎珞告车匿曰。汝可将马及我璎饰从此回去。即说颂曰。
此马及璎饰 可付我亲属
我今舍贪爱 从此被法服
尔时车匿闻此语已。发声号哭悲感懊恼。泪下如雨。而说颂曰。
狮子虎成群 蕀林恶兽迹
独住无眷属 圣者如何住
菩萨尔时。以颂报曰。
生者独自生 死者亦自死
苦者还自受 生死无有伴
尔时车匿。复说颂曰。
汝昔常乘诸象马 手足柔软未经苦
攒搓刃石满斯地 如何于此堪行住
菩萨以颂报曰。
假令少小憍养育 贤善及与诸孤独
勇猛无畏人恭敬 如斯等类咸归死
生老病死相纷斗 速来逼迫一切人
纵有余愿不少宽 能令须臾尽磨灭
车匿报曰。太子。净饭大王若不见汝。必大懊恼便当至死。菩萨虽闻是。已为得菩提资粮久圆满故。于车匿言曾不在念。尔时菩萨即于车匿手中。取其所执之刀。其刀轻利。青光湛色如青莲花叶。既拔其刀。即自割发掷虚空中。释提桓因。于虚空中即便捧接。将往三十三天。每至此日。集三十三大众旋绕供养。其割发之地。信心长者婆罗门等营一宝塔。名曰割发地塔。苾刍俗人常应供养。菩萨当割发已告车匿曰。汝见我不。形容已毁心复坚固。如斯之人岂有更还在人间耶。车匿曰。不也。车匿即自思念。今此太子是刹帝利种。情多高慢。我虽苦言终不移改。作是念已礼菩萨足。干陟马王亦礼菩萨。便吐其舌舐菩萨足。菩萨即以百宝轮手抚其马背。而作是言。汝干陟去。我证菩提常念汝恩。告车匿曰。汝必不应将我干陟入于宫内。车匿悲泣不胜哽咽。所视迷闷归还路时顾菩萨前。以菩萨神德力故。于二更中便至于彼。及车匿还路。经七日方至本国。既到城门。车匿念言。我若与马同入城者。当为众人之所尤怨。我之身命或可不存。是时车匿入苑林中。且先遣马却入城内。是时干陟既入城内。即便悲嘶。时城中人及宫人等。闻此马声咸皆忙遽。不见菩萨。抱干陟项悲号懊恼。然畜生有常法。于世间情无不解了。况此马王。尔时干陟。见诸人等号恸伤感。其气迷绝便至于殒。然此干陟从昔已来。于具六种勤事婆罗门家。受其胎形。若菩萨得无上道时。当言汝恶性马。便得宿念。超于生死畏途中。登究竟涅槃岸。时菩萨须袈裟。于无比城中有一居士。财宝富盛仓库盈溢多诸眷属。如薜室罗末拏天王。时彼居士。于其同类种族中取女为妻。既得为妇共相娱乐。俗礼和合因生一子。如是乃至生于十子。皆悉出家证辟支佛道。尔时其母。与此十子疏布衣服。时彼十子共白母曰。我今便入涅槃不须此物。尔时十辟支佛白母言。净饭王子释迦牟尼。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母将此衣服可施与彼。必当获得无量果报。作是语已。即于宫中现十八变火化而灭入无余涅槃。其母年老困疾将死。持其衣服嘱付于女。具说前事。时女后时染患将卒。复持此衣置树空中。告树神曰。今此衣服为我守护。待净饭王子出家之日。当持与之。时天帝释观其下界。乃见此衣在树空中便往取之身自被著。作老猎师形状。执持弓箭与菩萨相近。菩萨告曰。此是出家人衣。我衣贵妙是俗人服。今欲相换可得以不。猎师报曰。我不相与。何以故。我若取汝好服行于人间。或有见者便言。我杀于汝取汝此衣。菩萨报曰。汝猎师当知。一切世间所有人众。咸知我有勇猛智慧无能杀者。谁有将此能杀我者。汝不须惧。时天帝释。即跪持衣奉与菩萨。尔时菩萨。得此衣已便即著之。衣窄身大不遍覆体。作是念言。此出家服小不堪受用。若有威力。愿自宽大今覆我体。菩萨及天力之威故。其衣即大。菩萨尔时复自念云。我今既被此衣具出家相。当应救济诸苦恼者。即以先著细妙之衣将与帝释天帝得已。将还三十三天恭敬供养。换衣之所。诸婆罗门居士长者。共于此地造一制底。名为受出家衣塔。尔时菩萨既剃头被袈裟已。于林野中处处游行。至婆伽婆仙人所。见其仙人以掌支颊思惟而住。菩萨问曰。大仙。何故作此思惟。仙人报曰我之住处有多罗树。于先之时生金花金果。忽于今时花果自落。我于今时思念此事。菩萨报曰。此花果主。惧诸生老病死之所逼切。出家修道。所以花果自落。若花果主不出家者。当为园苑。时此仙人闻是语已。即便举目熟视菩萨。见菩萨仪容端正。便自思念告菩萨曰。出家人者。岂汝是耶。答曰。我是。尔时仙人即大惊悦。明目直视观睹菩萨。便屈今坐以诸花果恭敬供养。菩萨坐须臾间。问仙人曰。今此之地至劫比罗城可有几里仙人报曰。有十二逾膳那。菩萨念曰。此处甚近城国。诸释种子其数不少。恐相烦乱。我当渡弶伽河。作是念已即渡弶伽河。渐次游行至王舍城。菩萨有善巧之力。具一切智。取迦啰毗啰拘那一十叶。缀作一钵。威仪寂静入城乞食。时频毗娑罗王在楼观望。遥见菩萨行步端正被如法僧伽胝衣捧持一钵如法瞻视威仪庠序次第乞食。见是事已私自念言。我王舍城中诸出家人。未有若此之者。而说颂曰。
我今赞出家 如是贤善者
思惟生死故 彼人要出家
在家诸苦逼 粪秽来煎迫
出家味禅悦 智者乐出家
身心俱出家 诸恶皆舍离
口业亦清净 正命以自活
圣游摩竭国 渐至王舍城
摄心在禅念 次第行乞食
国主在高楼 遥见此圣者
即发欢喜心 告诸近臣曰
汝等当观彼 胜相皆具足
形容甚端严 视地如法行
智者不遥视 此非贱种生
即令使者观 彼住在何处
使者奉王命 即随彼人行
观此出家人 当于何处住
彼次第乞食 历门至六家
钵中食既满 如法捧其钵
菩萨乞食已 默然出城外
往彼般茶林 清净自安止
使者知处已 即遣一人守
一报速还城 报彼国王曰
天王彼苾刍 今在般茶山
坐如猛虎儿 处山如师子
王闻说是言 即登诸宝辂
群臣共围绕 速诣彼所居
至彼般茶山 王从车辂下
步行前往诣 便即睹菩萨
恭敬相问讯 王即相对坐
见彼寂静住 便作是言曰
汝少年苾刍 今是盛壮时
端严多技艺 如何自乞食
汝生何族姓 我与汝园宅
并给诸婇女 种种令具足
菩萨闻是言 以颂而答曰
大王有一国 住在雪山傍
财食甚丰足 名曰娇萨罗
甘蔗曰乔答 彼中住释迦
我是刹利种 不乐世间欲
若人御大地 山林及海滨
具有诸珍宝 贪心犹未足
以薪投猛火 贪欲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