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 第 27 页/共 32 页

标实无期望欲迷。可怜道路独栖栖。谁同素影千岩秀。泼尽寒灰落紫泥。   九佳 影同寒月印空阶。错爱清光掩素怀。夜夜枝头看似梦。踏穷残雪惜芒鞋。   十灰 木落烟深孤雁哀。南枝憔悴北枝催。从来春色应无住。空自撩人花绕台。   十一真 大汉将军六代人。披星卧雪旧风尘。相看灞上终何姓。忆得云中老鹤身。   十二文 成都高卧影纷纷。谁谓晴光独映文。放出余香应十丈。为怜人共木犀闻。   十三元 腊穷人不到柴门。花落花开总莫论。雪色自严香自远。更无形影待王孙。   十四寒 高寄空山天地宽。素香初蕊足盘桓。莫将白发轻寒意。都作春愁对月看。   十五删 丁丁伐木响云间。才入春风鬓已斑。认取幽香付他日。腊残寒尽待花还。   一先 为谁带雪到春前。几度相期云水边。过眼不堪人意尽。一枝零乱又残年。   二萧 春光林下共迢迢。百纳云衣覆石桥。道是圣僧犹不似。何当香逐美人飘。   三肴 片片新花发故梢。陇头流水一间茅。寿阳宫里如相觅。为道于今共石巢。   四豪 难知休讶一枝高。出手何辞待雪劳。花落更应期子熟。莫教人羡武陵桃。   五歌 暖处难逢寒处多。几生魂梦付藤萝。花光长老曾摹此。何似亲从庾岭过。   六麻 一本分携度岭斜。只今方见岁寒花。山中独秀无人问。狂杀清江旧酒家。   七阳 谩道生来欲傲霜。相投应亦惜名香。多情索共巡檐笑。争较高眠怪石旁。   八庚 雪满江边花气清。垂垂一树古今情。悲欢阅尽宣城眼。聊托诗人天下名。   九青 蜀郡名园画掩扃。佳人笑语尚亭亭。风前玉立何生梦。犹自题诗醉未醒。   十蒸 高处凭空折未能。连云带月影崚嶒。谁当错比仙人萼。李白亲传自老僧。   十一尤 寒倚栏干映日浮。高楼胡笛满天愁。北风衰草蓬蓬尽。任是初年亦白头。   十二侵 四望江山共一林。百年春色雪中深。劝君莫向枝头觅。风起隋堤何处寻。   十三覃 错落云烟傍草庵。繁枝应许赤松参。春风暖处如相忆。数尽霜中一月谈。   十四盐 万汇凋伤花意严。烟漫漫又月纤纤。传闻胜似吴门儿。名姓终惭薄世嫌。   十五咸 颗颗离珠月欲函。洛阳归去寄松杉。幽花不作凌霜色。万古香风自一岩。   雪诗叙   古来咏雪者多矣。撒盐舞絮其失也。纤缟带银杯其失也。艳剪水飞花其失也。幻教粉堆面其失也。肤以及盐虎玉龙之句。鹤毛蝶翼之章。拟议虽工。愈失本来面目矣。余谓天壤间最高洁者惟梅与雪。盖其性厌尘凡。境耽孤寂。与深山老衲似有夙因。故其形之咏叹。不啻现身而说法也。天然和尚旧着梅花诗百二十首。清旷绝伦。读者已超然天际矣。兹所作雪诗亦如其数。不事镂冰刻玉而触想成言。真有万壑空明。千山皓白之致。此固胸中▆▆。自然流溢。非▆▆风雪驴背推敲者所能效其咳唾也。顾岭南之雪未易多见。乃师甫入丹霞。而琼林瑶树。忽与笔花墨沈。翕然相遇于几杖之前。殆犹丰山之钟。别有感应。而岂地气所能囿哉。抑闻师是集不三宿而脱稿。想其挥毫落纸。如天花之旋舞于空中。而不知其聚散。所自击钵诗成。起视门外。雪深几许。又与披云见月。同一光明境界也。恨不与侍立诸公同声而赞诵之。   当湖弟子今亘陆世楷拜题     天然是禅师雪诗   门人今辩重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