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212 页/共 214 页

诸佛兴出甚难值, 无数千劫难可遇,    执御众人令受法, 则为世间之炬曜。    反以欲得而放逸, 贪于财色自娱乐,    迷荒豪贵及王位, 不肯往诣见法王。    财业无常命难保, 佛说人寿如朝露,    太子自察亦常然, 云何闻佛复放逸?    仁者以曾志佛道, 召请众生欲度脱,    于今何因为欲使, 放逸安可度众生?    吾且欲还诣最胜, 当降伏心灭尘欲,    仁兴精进愍一切, 将无后恨怀忧恼。’    时国王子闻斯颂, 即自下意发恭敬,    礼极精进稽首足:‘吾今自悔辱仁罪,    我当弃舍一切士, 不慕豪贵贪国土。    吾当往至安住所, 弃捐瑕秽求见益。’   “即与一亿八万人, 各执众华擎诸香,    俱往诣于最胜所, 见离垢光人中上。    已皆悉到安住所, 前稽首足而供养,    退在一面住佛边, 于时太子说此言:   ‘极妙精进是我师, 心不患厌和颜劝,    此之恩德无以加, 如是供养不足报。    归悔首过救护世, 违失法王之教命,    我今都悉自归诚, 愿佛纳受所首情。    于是发意悉求佛, 用一切故兴愍伤,    不复造邪为放逸, 今我立德成佛道。’   “尔时太子弃荣位, 与人一亿八万四,    于最胜所作沙门, 发意志求于佛道。    时佛知其所志愿, 为说最上佛道业,    诸闻净法逮柔顺, 诸高士住无我法。”   佛告宝髻菩萨:“欲知尔时极妙精进,我身是。太子业首,弥勒是。族姓子,过去菩萨,开化众生不以懈倦,威德巍巍无量如此,所学日深精进无侣。是故菩萨欲度众生,当念修学,如彼往世极妙精进菩萨之德。”   佛告族姓子:“菩萨有四业而得自在,以此四业摄取诸佛道法。何谓为四?一曰、超越诸魔靡不归伏,二曰、念净佛土令修净教,三曰、严身口意顺开士本,四曰、合集一切诸佛道品。是为四法自在之业。复有四事为菩萨业。何谓为四?一曰、其慧晓了所入志性;二曰、普见众生根原所归;三曰、分别一切诸趣所由,应病与药;四曰、明识一切径路所行,令得寂寞不怀瞋恚。是为四事菩萨所行自在道业。”   于是,宝髻菩萨从无数劫,植于难限百千德本髻中明月珠,其价当此三千佛土,以奉如来,口宣此言:“以顶上宝贡献如来!因是德本,致无能睹其顶相者,逮成诸佛不可思议圣慧之顶。”   佛即时笑,五色光明从其口出,照无央数诸佛国土,寻即来还,绕佛三匝,忽没顶上。   于是,会中有菩萨,名曰捷辩,从坐而起,偏露右肩,长跪叉手,赞叹世尊,以颂问曰:   “最尊无等伦, 超世俗之上,   无垢以离秽, 三界称其德。   其慈无俦匹, 超越须弥山,   今者何欣笑? 愿慧为我说。   真谛戒调定, 执性人敬言,   令我志趣安, 善修快寂然。   天人尊在此, 其志甚坚妙,   为以何感应, 哀愍而今笑?   十方总势强, 光明福曜威,   勇师子坏冥, 游众无所畏。   三界无有侣, 何能有殊者?   法宅为解说, 何故而欣笑?   离垢性游安, 颜色常和悦,   名德通虚空, 驰逸不可限。   消除诸窈冥, 光明靡不照,   安住唯为解, 何故而欣笑?   修德心清净, 愿如金宝山,   常训诲不及, 世人普供养。   则为最良田, 众祐圣超世,   释师子现要, 所演如虚空。   诸天及人民, 无与妙等者,   等心甚坚强, 惭愧祥丰盛。   巍巍德百千, 相如华茂盛,   最胜能仁笑, 愿为发遣之。   其慧无挂碍, 流布于三世,   处若干身意, 其心无所著。   一时悉晓了, 如应当行化,   仁师子属笑, 其义为何义?   诸天住空中, 意内怀悦豫,   地上诸人民, 叉手而自归。   能仁胜唯说, 殊特甘露味,   诸天神人闻, 消灭尘劳冥。”   佛告捷辩菩萨:“汝为岂见宝髻不乎?以此宝髻珠奉上如来,志愿无上正真道意,则为供养佛之原慧。”   对曰:“唯然已见,世尊。”   佛言:“是族姓子,宝髻菩萨于恒河沙劫,供养恒沙如来至真,常修梵行,开化无数众生之类立于三乘,过十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曰宝成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名离垢光,劫曰无垢。其离垢光世界,七宝合成,咸出光明,照于十方无量佛土。其光紫金,假使众生值此光者,一切尘劳悉蒙消灭。其土丰乐,皆诸菩萨悉无所著,无有异学相发起者,普修道宝,以故如来名曰宝成。此诸菩萨皆得神通,咸有辩才。其土诸天人民,悉当淳淑,遵平等觉,无有不及无智之名。其土亦无君主,唯以世尊为无上法王。诸天人民自然化生,无有女人,无爱欲名。其土人民皆植德本,无无福者,诸根悉具,皆以相好庄严其身。   “尔时,如来诸菩萨众不可称数,佛寿十四劫。初无异谈,所说唯宣菩萨之慧诸度无极,辩才大哀淳一品教。是诸菩萨皆曾被训,诸根明达,能以一句普入一切诸佛之道。如来为说总持言教,慈心如地。何谓总持言教?以一绝句普入诸章。何谓一句?谓妙圣句,不可究尽道品之法。何谓无尽句?谓于佛道不可穷尽。何谓无尽?论于无者,谓无尽句。已能入无,普入文字,是为一句,一切文字而不可尽。复有二字,本所未闻,亦未行也,而宣说言出于一字。其一字者,不与二字而同势也,是以一字而宣训诲。设使宣布斯训诲者,无念不念,无应不应,此句无念亦无不念,以无念句而成开化。是为,族姓子,入总持教。宝成如来,为诸菩萨说总持言句,于彼学入此一句者,便得普入一切佛意。我于一劫若复过劫,分别咨嗟离垢光世界功德之称,不能究尽得其边际。宝成如来讲说经道德称之慧,不可思议亦不可赐。其佛大德,国土清净,巍巍超绝,上不可及。”   宝髻菩萨闻佛授决,欢喜踊跃,以颂赞佛:   “普知悉能见, 度诸法无极,   如来皆超越, 一切诸瑕秽。   大慧未曾有, 皆知我往古,   供养诸佛数, 佛悉具说之。   去来今现在, 本末为如是,   复知鄙末世, 及与一切人。   为佛所授决, 不复怀狐疑,   开化度世间, 诸根之本末。   于是一切地, 日月尚可堕,   佛口所可宣, 终不有改变。   佛出至诚言, 所演无有虚,   授以尊觉道, 成佛人中上。   如我志所愿, 严净于佛土,   所言亦如是, 悉知我心念。   彼闻此教已, 悦颜无犹豫,   所修行为尊, 欲度众生故。   如我之所行, 当复增无量,   严治其本际, 我身奉净行。   兴发行得佛, 度诸法无极,   勤力无怯弱, 由从精进至。   堪任所布施, 皆知我往古,   未曾舍精进, 至大哀如来。   为以诸众生, 本末为如是,   吾当悉开化, 得佛度异学。”   宝髻菩萨说此偈时,七万二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悉愿生彼离垢光世界,同时发声俱说是言:“宝成如来得佛道时,普令吾等生彼佛土。”佛皆记说当生其国。   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受是经典,持讽诵说,广为众人宣传其旨,殷勤劝助。是经典要,天上世间之所归伏而共供养。所以者何?其闻此经,我悉授决。其不信者本宿德薄,其受是经德本非凡。趣闻此经,世世值佛,何况闻持而奉行说,功勋无限!族姓子、族姓女,若以七宝满此三千大千世界,随时布施,如是比类于百千岁;其闻此经欢喜信持,功德踰彼!”   阿难白佛:“此经名何?云何奉持?”   佛言:“名曰《菩萨净行宝髻所问》,当奉持之。”   佛说如是,宝髻及十方诸会菩萨,贤者阿难,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世人,闻佛所说,莫不欢喜。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九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